- 盾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盾牌,古代打仗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
2.盾形的东西:金~。银~。
3.货币名。苏里南、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本位货币。
〈名〉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盾形,下面是“目”,表示以盾蔽目(身体)。本义:盾牌)
同本义
掌五兵五盾。——《周礼·司兵》。注:“干橹之属。司戈盾、及舍设藩盾。”
又如:盾威(指军心士气);盾矛(矛盾);盾橹(古代防护兵器);盾鼻(盾牌的把手);盾墨(盾鼻上磨墨)
盾形的物品[shield-shapedthing]。
如:银盾;金盾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属皆从盾。食问切
(盾)瞂也。经典谓之干。戈部作?。所㠯扞身蔽目。用扞身、故谓之干。毛传曰。干、扞也。用蔽目、故字从目。从目。各本少二字。今依玄应补。象形。锴曰。?象盾形。按今锴本或妄增厂声二字。食闰切。十三部。广韵食尹切。凡盾之属皆从盾。
【唐韵】食尹切【集韵】【韵会】竖尹切,犉上声。【说文】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释名】遯也。跪其后,避以隐遯也。【诗·秦风】龙盾之合。【传】盾,干也。画龙于盾,合而载之,以蔽车也。【左传·定八年】虞人以铍盾夹之。【周礼·夏官】司兵掌五盾。【注】干橹之属。【齐语】管子曰:制轻罪,赎以鞼盾一戟。【注】缀革有文,如绘也。【管子·幼官篇】兵尚胁盾。【注】署之于胁,故名。【宋史·兵农志】杨偕献所製神盾。【元史·世祖纪】马八国进铜盾。
又钩盾,宦者近署。【前汉·昭帝纪】上耕于钩盾弄田。
又官名。【唐书·百官志】钩盾署令二人,掌供薪炭,鹅鸭,蒲蔺,陂池,薮泽之物。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杓端外一星,爲盾天锋。
又国名。【魏书·世祖纪】頞盾国献狮子。
又言不相副曰矛盾。详见矛字注。
又【集韵】庾準切【正韵】羽敏切,音允。亦干也。
又中盾,太子詹事之属。【前汉·班固叙传】数遣中盾,请问近臣。【师古曰】盾,读曰允。今作中允。
又【广韵】徒损切【集韵】【韵会】杜本切【正韵】徒本切,豚上声。人名。晋卿赵盾。 【集韵】通作楯。别作,非。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盾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dùn
问:盾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盾字共9画,部首是:目。
问:盾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盾字是半包围结构,盾的笔画顺序:撇、撇、横、竖、竖、横折、横、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