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ㄅㄚˊ
跋
  • 12画
  • KHDC
  • 左右结构

  • 跋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跋”的字义解释

1.在山上行走:~山涉水。

2.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语。题~。本书的~写得很精彩。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跋”字

〈动〉

  1. (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 同本义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左传·成公十三年》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大夫跋涉,我心则怃。——《诗·鄘风·载驰》

    又如:跋援(犹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3. 扭转

    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

    又如:跋马(勒紧马绳,使马回转)

  4. 踏,踩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脚跟)

  5. 见“跋扈”

〈名〉

  1. 火炬,火把。

    如:跋烛(快要点完的蜡烛)

  2. 通“茇”。[草烛的]根部。泛指东西的底下部

    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礼记·曲礼上》

    烛尽见跋。——《聊斋志异·邵女》

  3. 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梦溪笔谈》

    又如:跋尾(题写文字于书卷之后)

  • 跋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go by foot; epilogue, colophon

法语: marcher avec peine,fouler du pied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蹎跋也。从足犮声。北末切

『说文解字注』

(跋)蹎也。依豳风正义订。跋、经传多叚借沛字爲之。大雅、论语顚沛皆卽蹎跋也。毛传。顚、仆也。沛、拔也。拔同跋。豳风狼跋亦或作拔。马融论语注曰。顚沛、僵仆也。按豳风狼跋其胡谓?也。?则仆矣。引伸爲近人题跋字。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邶风传。艸行曰跋。别一义。从足。犮声。北末切。广韵蒲拨切。十五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蒲拨切,音魃。【说文】蹎跋也。【玉篇】跋,行貌。【诗·鄘风】大夫跋涉。【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释文】韩诗云: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又【诗·豳风】狼跋其胡。【传】跋,躐也。

又【类篇】本也。【礼·曲礼】烛不见跋。【注】跋,本也。【疏】本,把处也。

又【前汉·扬雄传】跋犀牦。【注】张晏曰:跋,蹑也。师古曰:反戾也。

又【后汉·崔骃传】黎共奋以跋扈兮。【注】跋扈,强梁也。

又【篇海】足后爲跋。故书文字后曰跋。

又姓。【五代名画补遗】跋异,汧阳人。

又【集韵】【正韵】北末切,音拨。义同。

又【集韵】博盖切,音贝。与䟺同。详䟺字注。

又【韵补】叶蒲麦切。【苏轼·赵康靖公铭】遂授以政,历佐三叶。济于艰难,不疐不跋。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跋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bá

  • 问:跋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跋字共12画,部首是:足。

  • 问:跋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跋字是左右结构,跋的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撇、横撇/横钩、捺、点。

【动词】1、通“軷”。2、登山涉水。3、勒马回转;骑马驰逐。4、踩,践踏。【名词】1、通“茇”。2、草木的根或主干,泛指根源,根本。3、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