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义谜与汉民族语文文化
汉语谜语由文义谜和事物谜组成。前者与汉民族的语文文化,如诗句、熟语、谦辞、称名以及汉字等有着密切关系;后者与汉民族的事物文化,如农耕、器物、饮食、中医、民俗以及娱乐等有着较多联系。此外,在产生方式、流行范围、 语言特点、社会功能等方面,二者亦存在明显差异。深入发掘文义谜和事物谜的文化内涵,厘清并揭示其间的区别,对于推进文化语言学建设不无裨益。
文义谜是指在语言文字上作文章所构成的谜语,外延与所谓“灯谜”大体相当。前面所说的“语言文字”,其范围包括诗句、熟语、谦辞、各类称名、历史典故和汉字等。这类谜语大多出自读书人之手,主要在知识阶层中流行。例如:
(1)新月(打一诗句)——谜底:此曲只应天上有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打一成语)——谜底:居高临下
(3)孔雀东南飞(打一字)——谜底:孙
(4)心有余而力不足(打一字)——谜底:忍
例(1)谜面是“新月”,也就是农历每月初一呈现于夜空的弯弯月牙,在汉语中,“弯”与“曲”为同义词;而表示弯曲的“曲”同表示歌曲的“曲”,则为同形词。基于前述同义和同形关系,例(1)谜语的创作者,创作了这一深得好评的谜语。例(1)是以诗句为谜底,与其不同的例(2)则是以诗句为谜面。熟悉唐诗的人都知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见于杜诗《望岳》。杜甫通过这两句著名诗句,不仅表达了勇于攀登的豪情,同时也描述了在泰山之巅俯视群山的所见所感。基于汉语成语“居高临下”前两个字与“凌绝顶”契合,后两字与“一览众山小”对应,作者巧妙地创作了这一以诗句为谜面、成语为谜底的谜语。例(3)和(4)都是字谜,例(3)的谜面前面有“孔雀”两字,后面的“东南飞”则意指“孔”字的右边、“雀”字的下边缺失(飞走了),留下来的“子”和“小”组合起来自然成为谜底“孙”;例(4)同样用了拆合法,“心有余”即“心”多了一点,力不足就是“力”字不出头,自然是“刀”,合起来就是谜底“忍”。
综上所述,与文义谜相关联的主要是植根于语言和文字的语文文化。为帮助读者看清汉语文义谜与汉民族语文文化的内在联系,下面按照文义谜与诗句、文义谜与熟语、文义谜与谦辞、文义谜与各类称名、文义谜与汉字等五种类型,分别介绍汉语文义谜所反映的汉民族语文文化。
1.1 汉语文义谜与汉语诗句
作为相对凝练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诗句言简义丰,同时又有韵律,往往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常常被用来作为谜语的一部分,或用于谜底,或用于谜面,例如:
(5)吹皱一池清水(打一物理名词)——谜底:微波
(6)荷叶荷花与莲藕(打一诗句)——谜底:本是同根生
例(5)借用南唐冯延巳所作《谒金门》词中佳句作为谜面,水面因风吹而形成皱纹,产生波浪,谜底是物理名词“微波”;例(6)则是用荷叶、荷花与莲藕为谜面,不言而喻,这三者同根而生,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正好与此呼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谜,从言,迷。”[5]这种不直接传达,而是精心设计谜面,让人通过线索或暗示来寻求谜底的过程,恰恰和诗句言简义丰、意在言外的特点相得益彰。不难看出,缺少必要的文学和文化的底蕴,往往很难猜出谜底。同时,也因此类谜语构思精妙,较为难猜,加上这类文义谜(灯谜)对猜谜人的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往往成为古代文人之间以文会友、互相打趣的方式之一,如苏东坡和袁公济互相以诗为谜的故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1.2 汉语文义谜与汉语熟语
汉语熟语包括成语、俗语(包括俗成语,即带有口语色彩的四字格固定短语)、歇后语等,它们每每成为创作文义谜的重要素材。例如:
(7)裹脚布圈嘴(打一俗语)——谜底:没上没下
(8)泥菩萨过河(打一俗语)——谜底:自身难保
(9)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谜底:不言而喻
首先,例(7)中以“裹脚布”为谜面。旧社会,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特殊的审美情趣和对女性的控制,民间有为女子裹脚的封建陋习,小女孩从八九岁开始使用白布裹脚,以至其畸形变小,所谓的“三寸金莲”即由此而来,也成为当时整个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之一,因此,裹脚的风俗和所用的物品裹脚布也就自然而然成为谜语反映的事物之一。把本来应该用于足部的裹脚布拿来作为保护嘴巴的围巾或口罩,自然是所用非宜,没上没下,同时也引申为不分尊卑、没有长幼之序之意。例(8)则反映佛教传入中国后,“菩萨”“和尚”“寺庙”等与宗教有关的词语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用于谜语的创作,“菩萨”本来是佛教中弘扬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但泥土做的菩萨一旦到了河水中,自然会融化,自救都不可能,更谈不上救助别人。例(9)中哑巴不会说话,依靠手语交际,用打手势的方法交流思想、传达感情,而不用说话就能明白,恰恰就是谜底“不言而喻”的意思。
1.3 汉语文义谜与汉语谦辞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传承的影响,逐渐形成仁孝治国、以和为贵、尊老爱幼等社会心理共识,特别是待人谦虚、与人为善也成为东方文化与西方不同的特点之一,谦辞也成为汉民族文化的特点之一,这些在文义谜中也有所体现,如:
(10)盖上红盖头,坐上大花轿(打一礼貌用语)——谜底:承蒙抬举
(11)大开门户(打一礼貌用语)——谜底:没关系
例(10)的谜底是承蒙抬举。古人结婚的风俗是,新娘身穿红嫁衣,头蒙红盖头,结婚之日,新郎迎亲,用花轿把新娘接至新房举行婚礼,“红盖头”蒙头和“大花轿”抬人正好紧扣谜底“承蒙”和“抬举”的意思。例(11)谜底是“没关系”。没有关门、系上门栓的做法正好与谦辞“没关系”的形式一样。
1.4 汉语文义谜与汉语各类称名
作为激发思考,启迪智慧,愉悦身心的手段之一,谜语也常常以地名、人名、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谜底,比如:
(12)双喜临门(打一地名)——谜底:重庆
(13)举头望明月(打一外国地名)——谜底:仰光
(14)洞中有亮光(打一人名)——谜底:孔明
(15)欧洲见闻录(打一书名)——谜底:西游记
例(12)谜面是双喜临门,双重喜讯的到来,人们自然是需要再一次地庆祝,谜底就是重庆;例(13)是选用诗词作为谜面,而以地名为谜底,紧扣字义。“举头”即“仰望”,“明月”则是“光亮”,合起来就是仰光;例(14)是人名,孔洞中的亮光自然是孔明。例(15)直接以书名为谜底。“制谜者巧妙利用修辞的‘别解’手法[6],睿智地建立起谜面谜底间的联系。”[6]
中药名也是常常作为文义谜的一部分。比如:
(16)寒冬腊月纸糊窗(打一中药名)——谜底:防风
(17)低头思故乡(打一种草药)——谜底:当归
再如:
(1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打四种中药名)——谜底:当归、白头翁、人参和生地
例(18)以一首古诗连续打四个中药名作为谜底,构思精巧,充分展示了汉语文义谜的极大魅力。
1.5 汉语文义谜与汉字
以汉字为谜底的文义谜可以分为字形谜、谐音谜、字义谜等。
字形谜通过对作为谜面的汉字进行描写、拆分、合并、变形等手段,最后从字形出发得出谜底,如:
(19)两人走钢丝(打一字)——谜底:丛
(20)乘人不在(打一字)——谜底:乖
(21)吃一半拿一半(打一字)——谜底:哈
(22)有马能行千里,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打一字)——谜底:也
(23)凶横(打一字)——谜底:区
例(19)用了象形的描绘方式,把立体的汉字形象地表达出来;例(20)则是拆字,即“乘”这个汉字中的“人”删去,留下的自然是“乖”;例(21)是典型的合并,把“吃”的一半“口”与“拿”的一半“合”结合在一起,就是“哈”;例(22)是拆字后选择共同的部分,根据谜面,分别是“驰、池、他、地”,共同的部件是“也”;例(23)则是采用汉字变形的方法,把“凶”字顺时针旋转90度,就是区。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对汉字的结构加以拆减、增添、变形和概括构成新的字,也就成为汉语字义谜的主要手段之一。
谐音谜是利用谜底汉字的发音相同或相似设谜,例如:
(24)和尚的房子(打一字)——谜底:庙(妙)
寺庙的“庙”和妙不可言的“妙”,发音近似。
字义谜往往通过意义去推敲组成汉字的部件成谜,如:
(25)两代人(打一字)——谜底:姆(母女)
妈妈和女儿,正好是两代人,母女合为“姆”。
不难发现,不管是以诗句、成语、俗语中的典故为媒介的文义谜,以人名、地名、书名为对象的文义谜,还是以汉字为基础进行增删、拆分、变形、谐音改变的文字谜,在对文化底蕴和文学色彩的依赖性上往往要超过事物谜;同时,文义谜往往依靠语言猜测谜底,因此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事物谜是从事物内外特征以及用场、用途等方面作文章而构成的谜语。这类谜语大多由没有上过学的底层民众所创作,主要在平民百姓中流传。在我国谜语中,无论就数量还是流通面看,相对于文义谜,事物谜均有压倒性优势。
下面按照事物谜与农耕文化、事物谜与器物文化、事物谜与饮食文化、事物谜与中医文化、事物谜与民俗文化、事物谜与娱乐文化等六种类型,分别介绍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事物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2.1 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农耕文化
中国属于农耕社会,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长期属于主导地位,因此,与农业农事生产有关的事物也在事物谜中大量出现。
(26)天上抬抬,地上拍拍,翻转翻转,叫我伯伯。(打一农业用具)——谜底:连枷
(27)面朝泥水背朝天,手执仙花水面点,由青变黄生珠粒,由黄变白可卖钱。(打一农业生产方式)——谜底:插秧
例(26)的谜底连枷是一种手动的用于农作物脱粒的农业工具,例(27)形象地描绘了插秧的动作。除了农耕农事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农时节气、家禽与家畜、农业生活等,可以说,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几乎都在事物谜中有所出现,如王仿《中国谜语大全》[7]有专章介绍。
2.2 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器物文化
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除了长期传承、不断创新的民俗外,特有的器物也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即器物文化。除了代表性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外,还有算盘、风箱等,例如:
(28)一宅两院隔层墙,五男二女把家当,有事打得嘀嗒响,打到清明才收场。(打一用具)——谜底:算盘
(29)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用具)——谜底:扇子
(30)四堵墙内刮大风,坐着一位毛相公(打一用具)。——谜底:风箱
例(28)把算盘比作“一宅两院”的房子,还特别形象地提及打算盘的动作和声音;例(29)巧妙地用了对比的方式,介绍了扇子的功用;例(30)把风箱四壁比作四堵墙,把风箱的拉手比作“毛相公”,形象有趣。
或从外在形状加以描绘,或就功能效用进行介绍,或对内在构造予以说明,算盘、称、风箱之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事物也随着事物迷的介绍,随着事物谜的口耳传承、广为传播,这些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事物也得以为世人所熟知。
2.3 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饮食文化
小到宫保鸡丁、青菜豆腐之类的家常小菜,大到满汉全席为象征的饕餮盛宴,以“鲁、川、粤、闽”等八大菜系为代表的中华美食享誉中外,这既是讲究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直接反映,也是汉民族饮食文化的一种表现。汉民族有特色的代表性饮食自然在汉语事物谜中有所体现,如:
(31)从南来群鹅,扑通扑通都下河,先沉底,后漂浮。(打一食物)——谜底:饺子
(32)一只牛头四只角,糖蘸筷戳。(打一食物)——谜底:粽子
由于饮食本身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方面的事物迷很多,特别是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比如例(31)过春节吃的饺子和例(32)端午节吃的粽子。
就同一谜底,不同的谜面也多,如:
(33)幼时山中发青,大时锅里翻身,干在箩中发闷,湿在水中浮沉。(打一物)——谜底:茶叶
(34)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打一物)——谜底:茶叶
(35)命里苦心里更苦,清明节抛家别祖,太阳火里算逃过,到后来水灾难过。(打一物)——谜底:茶叶
谜底都是茶叶,例(33)(34)(35)用不同的笔法和风格介绍了茶叶从“生长-采摘-烤制-泡制”的过程。国人讲究饮茶,茶文化也是中华饮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茶叶为谜自然随手拈来,毫不为奇。
2.4 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中医文化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理论和作为代表性治疗方法的针灸、按摩早就传播到世界各地,中药更是与西药并立。无论是中药材的种类,还是中医的治疗方法,都在事物迷中有所体现,如:
(36)三子弹琴,手听声音,你的心思,我都知情。(打一行为)——谜底:诊脉
例(36)描绘了诊脉的过程,用手指来感受脉搏的跳动,通过脉搏来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找出生病的根源。
2.5 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事实上,灯谜本身就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作为谜面或谜底的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事物或现象又往往是特定民俗的载体和象征。如:
(37)此兽非真兽,活在神话中,爆竹赶他走,灯笼使他回。——谜底:年
例(37)介绍了人们对于年的认识和燃放爆竹贺岁,点起灯笼迎春的风俗习惯。事物谜往往从形象的描绘入手,以具体的事物为谜底,把特定的事物和民俗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事物迷在传承民俗、传播民间文化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2.6 汉语事物谜与汉民族娱乐文化
娱乐文化作为放松身心、增加生活情趣的方式之一,自然要借助特定的事物或媒介传播。长期以来,中国象棋、麻将等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得以蓬勃发展,上述事物在事物谜中自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如:
(38)两方兵力一般强,全靠谋略来较量,炮轰无声河无水,胜败只看擒住王。——谜底:(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不同,红黑双方分楚河汉界,在规则范围内,以“将军(擒王)”为获胜。再如:
(39)小小公鸡不会叫,稀稀毛儿又会跳,跳过脚背跌一跌。——谜底:毽子
(40)一匹马儿两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虽然马儿不走路,两人骑得笑嘻嘻。——谜底:跷跷板
(41)一线相通,飞行空中,只愁雨打,不怕刮风。——谜底:风筝
从事物迷的大体分布来看,它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越是身边熟悉的、有特色的事物,越容易激发人们设谜猜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越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越容易引发谜面与谜底之间的“陌生化”,给人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从而使得揭示谜底时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