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武门》李小龙演技赏析

《精武门》李小龙演技赏析

时间:2023-10-15 16:45:08人气:1474作者:Jack☀我要评论(0)

《精武门》李小龙演技赏析

《精武门》是李小龙于1972年出演的爱国情怀动作剧情电影,也是其出演且主演的第二部动作电影。但是这部电影的最终形容词,却要落实到“剧情”二字上。

虽然《精武门》中,李的打斗依然出色,但相对于其首部推出,就大放异彩的动作电影《唐山大兄》,并未有实质性突破,武术设计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剧情的设计,却把李小龙的演绎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对师傅的敬爱、桀骜不驯但对师兄弟们的尊重、对爱情的演绎、对日本武人的愤恨、扮演卖报老人的沉稳睿智、伪装修电话小哥的装傻充愣……

下面我们就按照剧情走向,一一赏析吧。

片头霍元甲下葬,陈真(李小龙饰演)从外地赶回,赶赴师傅下葬墓地,悲痛之情难掩。李的情感把控。

总觉着李有一种真情的流露,我在研究李连杰先生的《霍元甲》时,了解过霍元甲其人的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他在武学上的造诣应该是和李小龙不相伯仲的,即在身体修为和精神修为都有同等的造诣,甚至我会偏向于霍元甲更高一些,毕竟时势造英雄。

想调查霍元甲老前辈的历史并不难,这里抛砖引玉,我简单说一点儿,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深入了解:

【人称津门大侠霍元甲,少年时期体弱,霍父不让习武,偷学,后被父亲发现,责罚后便与父兄一起练武,因为毅力天赋等原因,成为霍家武术造诣最高的一个。20岁出头,在怀庆药店打工时,结识农劲荪,农曾留学日本,知识渊博,他常给霍元甲讲一些中外故事,使之大开眼界,明白了不少道理。

霍元甲为人豁达豪放,多以武会友,终集各家之所长,将祖传“迷踪拳”,融合发展为“迷踪艺”,达到祖传拳艺高峰(其实就是把传统的花哨套路,改良简化,便于发力、学习和实战,和李小龙的截拳道发展十分一致)。

至于李连杰先生在《霍元甲》中演绎的各种擂台比武,实际上是有艺术美化成分,历史上的“俄国大力士”、“英国大力士”都是被吓跑的,未敢一战;之后日本的武人,与霍元甲的徒弟刘振生(陈真原型)、与霍元甲的比武对决,都是瞬间惨败的局面,在层次本质上的差异,云泥之别。

而霍元甲之死,和《霍元甲》电影中也是天差地别,并没有李连杰先生演绎的那么美化,也没有什么日本武士道精神之类的……就是日本武人看着打不过,就邀请吃饭、治病(咳嗽)、治伤,然后在宴会上直接下了肺烂毒药(就跟《权力的游戏》中血色婚礼一个打法),老霍以习武之人的坦荡胸怀相度,不料对方却没有此等胸襟,中招而死。(其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医道精神……都是为军国主义服务的,并没有李连杰先生演绎的《霍元甲》那样,好恶分明。如今观之,日本并未有一丝改变,历史都能改写……)

至于霍元甲的家国情怀,这一点就没啥需要说的必要了,金庸老爷子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形容的很贴切,精武体操会名垂青史。】

所以说李小龙在演绎陈真的时候,棺椁前的表现,更倾向于一种真情流露,因为李小龙和霍元甲太像了,一样的热爱祖国,一样的胸襟坦荡,就连武学轨迹的发展都一模一样:幼时习武打下基础,青年建立世界观时刚好能通闻世界,然后通悟中国功夫,武学造诣达到顶峰,身体修为、精神修为都是顶点(即国术的平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匡扶国本。

身体修为上未尝一败(金庸老爷子的“东方不败”,名字起得真的哲理性太强了,看金庸老爷子的作品,得备上一本《易经》在手,什么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九阳神功、易筋经……但凡最牛的武功,都脱身于易经。人物塑造,命名之类的,基本都脱身于《易经》,金庸老爷子是当之无愧的《易》学大家),精神修为上为家为国,这就是中国武人的最高境界了吧。所以李小龙的演绎,你把它理解为一种惺惺相惜的流露,一种尊敬师长的表达,也是应有之义。

【啰嗦了这么多,就再多说一点儿:当今社会,也有一个他们一样的人——李连杰先生,前面的文章提到过,这三人的成长轨迹基本一致,虽然李连杰先生仍活的好好的……但以李连杰先生目前的功绩(一般功绩都是追述前人,这里有些不敬,望见谅),和以上两人也有类似之处:

霍为家国,创立武馆,强身健体,在亡国灭种之际,匡扶国本;

李小龙为家国,在海内外开馆授武,参演电影,把中华优秀思想传扬四海,于国本未稳,人心迷茫之际,强固思想,树立自信,激励国人;

李连杰先生,创立“壹基金”,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做铺路基石,要知道,此时此刻,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高速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服务事业、公益事业发展就跟屎一样,一片荒芜,让我们最了解红十字会的是一个叫郭美美的女性,何其讽刺!而“壹基金”创立,又是何其的艰辛,从无处落地生根,到现在的业已成型,甚至是去“李连杰”化……一步一步走来,这便是功绩吧。

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道阻且长,就算是疫情当道的今天,我们募捐出来的金钱是否会“真正”地应用于疫情的控制,仍未可知。而李连杰先生所做的,正是中国当代,稳中进步,发展乱象之中,最需要的一部分。国士风骨,可见一斑】

强行拽回来……

意气陈真,踢馆虹口道场,送还“东亚病夫”匾额。打斗赏析,依然是以身体控制力、平衡为基础,一些简单动作,只需力量桥的“寸劲”发力即可,即“寸拳”;双节棍的舞弄,同样的道理。

与道场教练打斗,同为送还匾额故事环节。打斗赏析,留意李小龙压身体惯性势的动作,与道场教练的对比很容易发现,教练的动作是典型的拳击、柔道等的上下体惯性势划分,李是躯体和三桥两个肢体的惯性势划分。

踢馆后,虹口道场来报复,陈真被大师哥刘振生训导。这里字幕有一个翻译问题,大师哥的第一句话,在粤语中是“师弟,你又去闯祸”,倾向训导教诲之义;普通话配音和字母都是“师弟,这又是你闯的祸”,倾向责备之义,语境完全变了。看人物刻画和表现可以知道,大师哥刘振生就是一个慈祥老父亲形象,应该是粤语意境较好。

面对大师哥的训导,陈真一副我不知道、不关我事的借口神色,但被大师哥揭穿后,只能恭敬地承认。之后大师哥晓以大义,陈真顺从得像温顺的小狗。陈真桀骜不驯,但对师兄弟们的尊重,李小龙刻画的十分形象。

在《精武门》中,李小龙的情感戏是最多的,与苗可秀的爱情演绎便是其中之一,在爱情的甜蜜之后,追想师父死因的情感变化,李小龙把握的也很到位。

面部表情的微弱变化,往往能让观看者产生共鸣,尤其是这两幅陈真从“甜蜜爱情”→→“师父死因”的表情变化。

这种表情的变化会涉及到一些微小肌肉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力正是思想活动的展现。

所以现今当道流行的“小鲜肉”、“小仙女”、“网红”……

要么是面部动刀程度过甚,牵一发而动全身,打破了自身面部肌肉平衡,失去了面部小肌群的控制协调能力;

要么是涉世未深,领略不到这种思想活动,而不会“演戏”;

那么,当红流量们一个个“面瘫脸”、“高冷范”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行为师复仇计划,探查虹口道场虚实,做到知己知彼,陈真易容卖报老者,在道场门前蹲点。

动作神态,惟妙惟肖,把行将就木、动作迟缓演绎的淋漓尽致;而探查结束后,那种愤恨、精干的精气神立刻又再展现。

从这里基本可以看出上个世纪中国电影业极大发展的原因了,单看第一个动图,如果不是有特写埋伏的话,很难察觉是李小龙易容伪装的老者,但又恰恰是李小龙本人。

观现如今的影视产业,带个窗纱、蚊帐就是遮面了,贴个胡子就是易容了,或者干脆换个人表演……

你要来告诉我什么叫表演?导演的能力就是讲故事的能力,演员的能力就是表达故事的能力,但导演、演员在讲故事、表达故事的时候都不走心,应付了事,你是真心想要观众买账吗?还是仅仅为了各中利益?不言自明吧,这种影视剧永远也成不了经典,不值得推敲。中国的影视产业真的是实实在在地在倒退,挺可悲的。

自媒体时代,如果影视从业者不能恪守本心,将被自媒体的海洋湮没,中国影视产业会跌入深渊,失去根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探清虹口道场虚实,伪装成修电话小弟,同时伴随二傻子属性,掩人耳目,道场的地形地势、常在人数、训练法门、馆长所在,尽在掌握。

武术、兵法、世间万物、宇宙苍生,运行规律皆是如此,想要达成一个目标,就要打好基础,每一个环节都尽查掌握,大事可成。

克敌制胜:

其一,对自身充分认知,自己的优缺点,武术水平等;

其二,对敌人充分认知,人数、水平、性格、武术习惯等;

其三,地形地势,周围环境,所谓“阴阳,寒暑,时制也”;

然后是动作时机把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陈真趁虹口道场倾巢出动扫荡精武门之际(陈真应该不知日本人是去精武门),抓住时机,煞星归位,上门寻仇。

最终决战,主要有三次打斗,与教头,与俄国力士,与馆长。

打斗设计延续了《唐山大兄》式的中国香港老派打斗理念,对比《唐山大兄》并没有太出彩的点,只是影片的正常收尾,所以就不做赏析了。

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分列如下:

这里为后面的文章铺垫,《唐山大兄》也好,《精武门》也好,已经无法充分展现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了,观李在喉击后的表情变化,暴戾之气充盈转而悲悯之心渐生,更像是对生命的思考,或者用西方语言来说是‘哲学’,李的表达受到了限制。

所以后续的作品《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都是李小龙亲自操刀,基本上导演、编剧、制片、动作设计等等,都是李小龙亲自主持。

如此超高强度工作,加上李对自己身体锻炼的要求极高,熟悉健身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工作太累,健身水平必定骤降,强行保持高强度锻炼,就是透支生命,和使用药物、激素健身训练是同样结果。所以激素功能紊乱乃至丧失、组织水肿、脑溢血、横纹肌溶解……在健身者中非常普遍……

李小龙,一代巨星,盛华之时,就此陨落,是时代的损失,但,却是道理之中,悲乎。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