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时间:2023-09-17 17:36:17人气:903作者:健我要评论(0)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问:我患有慢性咽炎,曾经得过脑供血不足,从大概4年前,就开始耳鸣,最近,晚上还常因耳鸣而惊醒,耳中发出嗡嗡声和嘶嘶声,请问我的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您好:耳鸣常为多种疾病的伴发症状,也为一些较为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故应加以重视。

一、耳鸣的分类:耳鸣的分类方法很多,比较简单明确、实用的是按病变部位分类。1传导性耳鸣:病变部位在外耳道或者中耳。外耳道耵聍、异物触及鼓膜时可引起耳鸣。鼓膜穿孔、中耳炎、鼓室积液、听骨链病变、鼓室肿瘤等都可以引起传导性耳鸣。2感音性耳鸣:病变部位在耳蜗。常见的为老年性耳聋、耳毒性药物性耳聋、噪音性耳聋、梅尼埃病、内耳感染、耳硬化症等。耳鸣为这些疾病的伴发症状。3周围神经性耳鸣:比较少见,如听神经瘤。单侧耳鸣而听力正常者,一定要排除听神经瘤。4中枢神经性耳鸣:颅内肿瘤、血管性异常、局部炎症等侵及听传导径路者皆可发生耳鸣。如果耳鸣与脑血管病发作同时出现,又没有听力障碍时,多为中枢神经性耳鸣。患者感觉头鸣时,可能是中枢神经性耳鸣,也有可能是双侧耳蜗性耳鸣。

二、耳鸣发生的机制:耳鸣发生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主要学说是神经元自发放电节律异常和中枢高敏学说。以前认为耳鸣是耳蜗病变的结果,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也参与了耳鸣的产生与维持。此外,心理学研究也提示,耳鸣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意识、注意力、情绪)有关,连续耳鸣会对人造成长期心理负荷而影响身心健康,不良情绪又可以加重耳鸣。中枢高敏学说认为,耳鸣是一种由外周或中枢病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心身疾病的症状。外周或中枢病变后,听觉神经系统及相关脑区的自发电活动是耳鸣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不管外周或中枢病变,中枢神经系统都参与长期耳鸣的维持,中枢敏感性的异常增高是耳鸣产生与维持的主要原因。心理因素与耳鸣密切相关,耳鸣是典型的心身疾病。

三、影响或触发耳鸣的因素患者可能本身耳蜗或脑部就有微小障碍,或者未被发现的疾患,该疾患的病变程度尚不足以引起耳鸣,但加上触发因素而发病。1噪音:噪音对耳鸣影响很大,是诱发或加重耳鸣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噪音有机器声、鞭炮声、歌厅舞厅的音乐声……等,需要注意的是,接听电话、戴耳机,都相当于给耳朵施加了噪音。现在的耳鸣趋于年轻化,与较多使用手机、耳机不无关系。2心理学因素(焦虑、抑郁等):焦虑、抑郁等心身疾病与耳鸣互为因果。恼人的耳鸣可能影响睡眠、情绪,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焦虑、抑郁也能引起机体气机紊乱,出现耳鸣、胸闷、胃疼等各种躯体症状,出现恶性循环。这类患者,调节情志后,耳鸣也会相应缓解。3生活方式:过度劳累,耗伤气血;经常熬夜,夏季过于贪凉饮冷,损伤阳气;烟酒过度,引起内耳瘀血……导致耳鸣。4饮食习惯:奶酪、巧克力、含咖啡因饮料、酒精、烟草等,都能加重耳鸣。5常见的药物: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磺胺类药、四环素、强力霉素、甲硝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氨基苷类(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环戊丙甲胺、速尿、利尿酸)、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异丙嗪)、麻醉镇痛药(利多卡因、吗啡)、中枢神经系兴奋药(氨茶碱、咖啡因)、血管扩张药(硝酸异山梨酯)、糖皮质激素药(氢化泼尼松等)、非甾体类镇痛药(布洛芬)、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盐类、口服避孕药、抗甲状腺素药等,都易引发耳鸣、耳聋。耳鸣的诊断很复杂,具体到您的病因,还需要到医院系统检查才能判断。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