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xiān
  • xiǎn
  • ㄒㄧㄢ
  • ㄒㄧㄢˇ
鲜
  • 14画
  • QGUD
  • 左右结构

  • 鲜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鲜”的字义解释

[xiān]

1.新鲜:~花。~肉。

2.明丽的:~红。~艳。

3.(味道)美好:味道很~。

4.鲜美应时的食物:时~。尝~。

5.古指生鱼:治大国,若烹小~。

[xiǎn]

少:~见。~有。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鲜”字

鲜[xiān]

〈形〉

  1. 新鲜

    炰鳖鲜鱼。——《诗·大雅·韩奕》

    芳草鲜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腊鲜兽皆如初。——《仪礼》

    根色鲜泽。——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屡见不鲜;数见不鲜;鲜食(新鲜的食品);鲜兽(新杀的禽兽)

  2. 鲜艳[bright-colored;gaily-colored]。

    如:鲜妆(鲜明美丽的打扮);鲜衣(华美的衣服)

  3. 鲜明;明洁,洁净

    衣服常鲜于我。——《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又如:鲜色(清新美丽的颜色);鲜新(清新)

  4. 味美

    饫肥鲜者。——明·刘基《卖柑者言》

    无鲜肥滋味。——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鲜爽(鲜美爽口);鲜脆(鲜美脆嫩);鲜香(鲜美芳香)

  5. 独特。

    如: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和别人都不一样

  6. 夭折的,早死的

    葬鲜者自西门。——《左传·昭公五年》

  7. 另见xiǎn

  8. 鮮、尠、尟xiǎn

〈形〉

  1. 非常少,很不多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宋·周敦颐《爱莲说》

    鲜不疫矣。——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

鲜[xiǎn]

〈动〉

  1. 缺少;不足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2. 另见xiān

  • 鲜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fresh; delicious; attractive

德语: frisch (Adj)​,selten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鱼名。出貉国。从鱼,羴省声。相然切

『说文解字注』鲜鱼也。出貉国。按此乃鱼名。经传乃叚爲新鱻字。又叚爲尟少字。而本义废矣。从鱼。羴省声。相然切。十四部。

【唐韵】【集韵】【韵会】相然切,音仙。鱼名。出貉国。【礼·内则】冬宜鲜羽。【注】鲜,生鱼也。

又【玉篇】生也。【书·益稷】暨益播奏庶艰食鲜食。【传】鸟兽新杀曰鲜。【仪礼·士昏礼】腊必用鲜。【疏】义取夫妇日新之义。【左传·襄三十年】唯君用鲜。【注】鲜,野兽也。

又【广韵】洁也。【易·说卦】爲蕃鲜。【注】鲜,明也。

又【释名】鲜,好也。【玉篇】善也。

又国名。【后汉·东夷传】昔箕子避地朝鲜。

又【鲜传】鲜者,依鲜山,故因号焉。

又山水名。【水经注】北鲜之山,鲜水出焉。

又姓。【后蜀录·李寿司空】鲜思明。

又鲜于,複姓。【风俗通】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其子食采于朝鲜,因氏焉。

又【广韵】【集韵】息浅切,音獮。【易·繫辞】故君子之道鲜矣。【释文】尽也。

又【书·无逸】惠鲜鳏寡。【传】又加惠鲜乏鳏寡之人。【疏】鲜,少乏也。【诗·郑风】终鲜兄弟。【笺】鲜,寡也。【礼·中庸】民鲜能久矣。【注】鲜,罕也。

又少也。亦善也。【诗·邶风】籧篨不鲜。【笺】鲜,善也。【朱传】少也。

又【尔雅·释山】小山别大山,鲜。【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诗·大雅】度其鲜原。【传】大山曰鲜。【朱传】鲜,善也。

又【正韵】与献同。【礼·月令】天子乃鲜羔开冰。【注】鲜当爲献,声之误也。

又与犀同。【前汉·匈奴传】黄金犀毗一。【注】师古曰:犀毗,带钩也。亦曰鲜,亦谓师氏,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

又【集韵】私箭切,獮去声。姓也。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鲜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鲜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xiān / xiǎn

  • 问:鲜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鲜字共14画,部首是:鱼。

  • 问:鲜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鲜字是左右结构,鲜的笔画顺序: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点、撇、横、横、横、竖。

鲜xiān字笔画数:14,部首:鱼,多数形容食物:鲜美、新鲜,形容物品:光鲜亮丽等。鲜(xiǎn)姓起源多端,1、箕子鲜姓:出自子姓、为殷商王族后裔。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武王灭商封箕子于朝鲜得姓。2、大禹鲜姓:(渝黔川谱)出自姒姓。武王赐我鲜姓,本乃夏禹之后裔姒氏,故居山西蒲州,始于安邦定国是也。(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