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zhì
  • zhāi
  • ㄊㄧ
  • ㄓˋ
  • ㄓㄞ
擿
  • 17画
  • -
  • RUMP
  • 左右结构

  • 擿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擿”的字义解释

[tī]

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

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

4.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

5.搜索。

6.探。

7.剖开;分。

8.捶。

[zhāi]

古同“摘”:“绿桑~椹。”

[zhì]

1.搔,挠。

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

3.古同“掷”,投掷:“~玉毁珠。”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擿”字

擿[tī]

〈动〉

  1. 挑出;剔除

    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汉书》

  2. 揭露

    慕张生之擿伏。——梁元帝《玄览赋》

    又如:擿伏(揭露隐秘的坏事);擿奸发伏(揭露检举隐秘的奸人和坏事);擿发(揭发)

  3. 挑剔。

  4. 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别)

  5. 另见zhì

擿[zhì]

〈动〉

  1. 搔;挠

    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列子·黄帝》

  2. 投掷。后作“掷”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月去箧》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史记·刺客列传》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掷);擿弃(丢弃)

  3. 另见tī

  • 擿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to select, to pick out from, to discard

法语: sélectionner,pinailler,exposer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搔也。从手适声。一曰投也。直只切

『说文解字注』

(擿)搔也。此义音剔。诗。象之揥也。传曰。揥所以摘髮也。释文云。揥勑帝反。摘他狄反。本又作擿。非也。擿音直戟反。按以许说绳之、则作擿爲是。擿正音他狄反也。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饰。名之曰揥。故云所以擿髮。卽后人玉导、玉搔头之类也。广韵十二霁曰。揥者、揥枝整髮钗。许书无揥。从手。适声。读如剔。十六部。一曰投也。与上文投者擿也爲转注。此义音直只切。今字作掷。凡古书用投掷字皆作擿。许书无掷。

【唐韵】【集韵】【正韵】直只切,音踯。【说文】搔也。【后汉·舆服志】簪以瑇瑁爲擿。【列子·黄帝篇】指擿无痟痒。 一曰投也。【史记·刺客传】荆轲废,乃引首,以擿秦王。【注】与掷同。古字耳。【庄子·胠箧篇】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又【集韵】【正韵】他历切,音剔。挑也。【前汉·宣帝纪】诏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

又【赵广汉传】发姦擿伏如神。【注】擿谓动发之也。或作硩。

又作

又【集韵】丁历切,音的。义同。

又磓也。

又陟革切,音谪。取也。与摘同。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擿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擿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tī / zhì / zhāi

  • 问:擿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擿字共17画,部首是:扌。

  • 问:擿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擿字是左右结构,擿的笔画顺序:横、竖钩、提、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擿,是一个多音多意字,拼音:tī,zhì,zhāi,有挑出、挑剔、指摘、指使、揭发、搜索、探、分、捶、搔、挠等意思。汉字编码:五笔86:RUMP,五笔98:RYUP,仓颉:QYYB,郑码:dslw,四角号码:50032,UniCode:CJK统一汉字U+64FF。擿是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就取女子的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