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kàng
  • ㄎㄤˋ
抗
  • 7画
  • RYMN
  • 左右结构

  • 抗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抗”的字义解释

1.抵抗;抵挡:顽~。~灾。~日战争。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冻就行。

2.拒绝;抗拒:~命。~税。

3.对等:~衡。分庭~礼。

4.姓。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抗”字

〈动〉

  1.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2. 同本义

    抗,扦也。——《说文》

    抗,御也。——《小尔雅·广言》

    抗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抗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之上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抗力(抵抗力);抗犯(抵抗与进犯);抗玩(玩忽抗命);抗质(谓劫持人质以相抗);抗矫(矫情抗俗,高蹈)

  3. 抗拒;拒绝

    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抗辞慷慨。——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抗拒(顶撞;违抗并拒绝);抗违(抗拒,违背);抗租(抗缴地租);抗逆(违抗,抗拒);抗斗(反抗斗争)

  4. 匹敌,抗衡

    独莲花与抗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抗横(抗衡);抗行(并行;抗衡);抗美(抗衡媲美);抗库(并立,抗衡)

  5. 举起

    抗皓手而清歌。——曹植《七启》

    又如:抗力(力能举起);抗手(举手为礼);抗足(投足,举足);抗兵(举兵)

  6. 呈上。

    如: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书直言)

〈形〉

  1. 高;大。通“亢”

    谪戍之众,非抗于几国之师也。——汉·贾谊《过秦论》

    以犯上为亢。——《韩非子·问辩》

    又如:抗世(高世,超乎世俗);抗殿(谓高筑殿堂或指高大的殿堂)

  2. 刚正不阿;高尚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萧统《文选序》

    又如:抗迈(俊杰出群,高超不凡);抗行(高尚的德行);抗迹(高洁不群的行为);抗直(坦率刚直);抗词(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3. 高亢;高声。

    如:抗烈(高亢激烈);抗朗(高亢响亮);抗言(高声而言);抗音(抗声)

  • 抗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resist, oppose, defy, reject

法语: résister à,lutter contre,refuser

德语: kämpfen (V)​,widersetzen (V)​,widerstehen (V)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扞也。从手亢声。杭,抗或从木。苦浪切〖注〗臣铉等曰:今俗作胡郎切。

『说文解字注』

(抗)扞也。旣夕礼注曰。抗、御也。左传曰。以亢其雠。注云。亢犹当也。亢爲抗之叚借字。周礼。纲恶马。注云。纲读爲以亢其雠之亢。书亦或爲亢。亢、御也。禁也。纲亦亢之、叚借字也。引申之义爲高抗。旣夕注曰。抗、举也。从手。亢声。苦浪切。十部。

(杭)抗或从木。若旣夕礼抗木横三缩二、其字固可从木矣。今人用此字读胡郎切。乃之譌变。地名余杭者、乃秦政舟渡处也。

〔古文〕亢【唐韵】苦浪切【集韵】【韵会】【正韵】口浪切,音伉。【说文】扞也。【仪礼·旣夕】抗木横三缩二。【注】抗,御也,所以御止土者。

又【广韵】举也。【礼·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注】举以世子之法,使与成王居而学之。

又【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坠。【疏】歌声上响,感动人意,如似抗举也。

又以手举物也。【淮南子·说山训】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趋。

又振也,蔽也。

又【增韵】抵也,敌也。【前汉·货殖传】子贡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又【扬子·方言】县也。山之东西曰抗,燕赵之郊县物于台之上谓之佻。

又【集韵】居郞切,音冈。与掆同。亦举也。【诗·小雅】大侯旣抗。【笺】举鹄而栖之于侯也。【毛传】苦浪反。【朱传】居郞反。

又【唐韵】胡郞切【集韵】寒刚切,音杭。义同。【蔡邕·释诲】九河盈溢,非一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 【说文】抗或从木。【徐铉曰】今俗作胡郞切。别见木部。亢字作亠下凡。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抗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kàng

  • 问:抗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抗字共7画,部首是:扌。

  • 问:抗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抗字是左右结构,抗的笔画顺序:横、竖钩、提、点、横、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抗,词语。常被解释为“抵抗、抵御”。(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