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sòng
  • ㄙㄨㄥˋ
诵
  • 9画
  • YCEH
  • 左右结构

  • 诵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诵”的字义解释

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诗。

2.背诵:过目成~。

3.述说:传~。称~。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诵”字

〈动〉

  1. (形声。从言,甬(yǒng)声。本义:背诵、朗读)

  2. 同本义

    诵,讽也。——《说文》。徐锴曰:“临文为诵。”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

    宴居有师工之诵。——《国语·楚语》

    子路终身诵之。——《论语·子罕》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真诚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熟读成诵;过目成诵;背诵;诵经;记诵(默记和背诵);诵笃笃(叽叽咕咕,嘟嘟噜噜);诵咏(诵读吟咏);诵诗(诵读《诗经》);诵说(诵读解说);诵数(诵读熟习经书);诵谏(诵读诗歌以作为劝戒);诵忆(背诵并记住);诵号(高声诵经)

  3. 述说,发表详细内容

    聊为足下诵其所闻。——唐·韩佥《答陈生书》

    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惟孔距心,为王诵之。——《孟子·公孙丑下》

  4. 通“颂”。颂扬

    本原事业,只诵功德。——秦《泰山刻石》

    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后汉书·何敞传》

    垂流亿载,世世叹诵。——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又如:诵德(颂功。颂扬功德);诵法(称颂效法);诵烈(颂扬功业)

  5. 通“讼”。公开

    平阳侯驰语太尉周勃,勃尚恐不胜,赤敢诵言诛之。——《汉书·高后纪》

    又如:诵言(公然言说)

  6. 以婉言、隐语讽谏。

    如:诵言(讽劝自己的言语);诵训(古代掌管百工的工师所讽诵的谏言)

〈名〉

  1. 诗篇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

  • 诵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recite, chant, repeat

法语: lire ou réciter à haute voix

德语: laut lesen, vortragen, vorlesen (V)​,Song (Eig, Fam)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讽也。从言甬声。似用切

『说文解字注』讽也。从言。甬声。似用切。九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似用切,音颂。【说文】讽也。【徐曰】临文爲诵。诵,从也。以口从其文也。【广韵】读诵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语敎国子:兴、道、讽、诵、言、语。【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诗·大雅】诵言如醉。【礼·文王世子】春诵夏絃。【史记·儒林传】儿宽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

又【广雅】论也,言也。【韩非子·难言篇】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爲诵。【注】诵,说旧事也。【王融·策秀才文】进讲诵志,以沃朕心。【注】诵,言也。

又【正字通】怨谤亦曰诵。【左传·襄四年】臧纥侵邾,败于狐骀,国人诵之。

又【晋语】惠公入,而背内外之赂。与人诵之,皆怨辞也。

又官名。【周礼·地官】诵训。【郑注】能训说四方所诵习,及人所作爲久时事。

又鸟名。【山海经】开明南有诵鸟。

又通作讼。详讼字注。

又叶侯容切,音慵。【诗·小雅】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又叶墙容切,音从。【楚辞·九辩】欲循道而平驱兮,又未知其所从。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诵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sòng

  • 问:诵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诵字共9画,部首是:讠。

  • 问:诵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诵字是左右结构,诵的笔画顺序:点、横折提、横撇/横钩、点、竖、横折钩、横、横、竖。

诵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是我们小学时必用的方法,比如我们在小学时的朗诵,背诵。进入中学以后这样的方法就少用了,尤其是在高中,但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诵,不管是朗诵,背诵,在我们的人生路上需要诵来伴随着我们。(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