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ㄙˋ
泗
  • 8画
  • ILG
  • 左右结构

  • 泗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泗”的字义解释

1.鼻涕。

2.泗河,水名,在山东。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泗”字

〈名〉

  1. (形声。从水,四声。本义:泗水)

  2. 同本义

    泗滨浮磬。——《书·禹贡》

    宣公夏滥于泗渊。——《国语·鲁语》

  3. 在山东省中部。

    如:泗上(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泗川(泗水);泗石(泗水之滨的石头)

  4. 鼻涕

    泗,涕泗也。——《广韵》

    涕泗滂沱。——《诗·陈风·泽陂》。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李朝威《柳毅传》

    面缚两降将,跪城下说降,涕泗交颐。——清·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泗涕(鼻液);泗涕(鼻涕和眼泪)

  • 泗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mucous; nasal flow; sniffle; river in Shandong

法语: nom de rivières

德语: Ortsname (S)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受泲水,东入淮。从水四声。息利切

『说文解字注』

(泗)泗水。受泲水。东入淮地理志济阴乘氏下曰。泗水东南至睢陵入淮。过郡六。行千一百一十里。又鲁国卞县下曰。泗水、出县北。西南至方与入泲。过郡三。行五百里。靑州川。出乘氏者、其远源。出卞者、其近源。过郡三当作过郡二。过郡二者、鲁山阳也。水经曰。泗水、出鲁卞县北山。西南过鲁县北。又西过瑕丘县。东屈。从县东南流。漷水从东来注之。又南过平阳县西。又南过高平县西。洸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又南过方与县东。渮水从西来注之。又屈。东南过湖陆县南。涓涓水从东北来流注之。又东过沛县东。又东南过彭城县东北。又东南过吕县南。又东南过下邳县西。又东南入于淮。此举卞县以下所经二郡也。卞县、今山东兖州府泗水县县东五十里卞故城是也。许不言水所出、但云受泲水。则又举其源之至近者也。水经言济水又东过湖陆县南、东入于泗水。前志泗水至方与入泲。一谓济入泗。一谓泗入泲。郦氏泗水篇注云。泗济合流。故地记或言济入泗。泗亦言入济。互受通称。故地理志有南梁水入济之文。玉裁谓许言泗受济水、则与班殊。与水经合也。今泗水出县东陪尾山。西流逕曲阜北八里。又西南流。逕滋阳县东五里。转南流。与曲阜县之沂水合。入金口闸。又南流。逕邹县西南五十里。又南至济宁州天井闸。入运河。禹贡锥指曰。泗水自泗水县歴曲阜、滋阳、济宁、邹县、鱼台、滕县、沛县、徐州、邳州、宿迁、桃源。至淸河县入淮。此禹迹也。今其故道自徐州以南悉爲黄河所占。一统志引志云。金口之堰修。而泗水尽入于漕。从水。四声。息利切。十五部。按毛诗传曰。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唐韵】【集韵】【韵会】息利切【正韵】息渍切,音四。水名。【说文】水受泲水,东入淮。【周礼·夏官·职方氏】靑州,其川淮泗。【书·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正义】泗水出济隂乗氏县。【水经注】泗水,出鲁卞县故城东南,桃墟西北。

又国名。【前汉·地理志】泗水国,故东海郡也。元鼎四年,别爲泗水郡,郡有泗阳县。

又州县名。【广舆记】泗州属江南凤阳府,春秋时徐子国,汉厹犹,晋宿预,魏东楚,陈安州,后周泗州。

又泗水县,今属兖州府。

又泗口,在宿迁县。【通典】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

又涕泗也。【诗·陈风】涕泗滂沱。【传】自鼻曰泗。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泗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sì

  • 问:泗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泗字共8画,部首是:氵。

  • 问:泗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泗字是左右结构,泗的笔画顺序:点、点、提、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

泗,sì,左形右声,从水,四声。本义:泗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