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行~。~位。
2.暗中;偷偷地:~听。~~私语。
3.谦辞。称自己:~以为。
〈动〉
(会意。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同本义
窃,盗自中出曰窃。——《说文》
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
小臣窃。——《礼记·礼运》
相窃妻妾。——《诗·桑中序》
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书·微子》
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
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
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论语·卫灵公》
窃比于我老彭。
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
侵害;危害。
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
〈代〉
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窃爱怜之。——《触詟说赵太后》
又如:窃以为
〈副〉
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
窃自恕。——《战国策·赵策》
窃爱怜之。
窃以为媪。
窃以为与君实游。——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窃念(私下想念。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窃惟(私下思惟);窃比(谦词。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偷偷地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名〉
盗贼
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三国演义》
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庄子》。成玄英疏:“窃,贼也。”
又如:窃乞(盗贼和乞丐)
- 窃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盗自中出曰窃。从穴从米,、廿皆声。廿,古文疾。,古文偰。千结切文三十六 重七
()盗自中出曰窃。小徐曰。所谓乱在内爲宄也。按春秋曰。盗窃宝玉大弓。盗自中出也。虎部曰。窃、浅也。此于双声曡韵得之。从穴米。米自穴出。此盗自中出之象也。会意。禼廿皆声也。一字有以二字形声者。千结切。十五部。廿、古文疾。童下亦曰廿、古文以爲疾。云以爲则本训二十幷。古文叚借以爲疾字也。?部疾下列古文。仍与小篆不别。葢转写之误。禼、偰字也。大徐作古文偰。按禸部禼、虫也。读与偰同。是则音同而义异也。此云偰字者、葢古文叚借以禼爲偰。犹见于汉书。
〔古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千结切,音切。盗也。【集韵】盗自中出曰窃。【书·微子】殷民攘窃神祇之牺牷牲。【传】往盗曰窃。【春秋·定八年】盗窃宝玉大弓。【史记·叔孙通传】䑕窃狗盗。【博雅】窃,取也。
又私也。【论语】窃比于我老彭。【孟子】窃负而逃。【前汉·公孙弘传】尚窃迟之。
又非所据而据亦曰窃。【论语】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疏】知贤不举,偸安于位,故曰窃位。
又窃窃,犹察察。【庄子·齐物论】窃窃然知之。【注】犹察察也。
又鸟名。【尔雅·释鸟】桑鳸窃脂。【疏】桑鳸,一名窃脂,好盗脂膏,因名。
又浅也。【转注古音略】窃,卽古浅字。九扈中,窃,浅黑也。窃蓝,浅靑也。窃黄,浅黄也。窃丹,浅赤也。四色皆具,则窃脂亦浅白也。【尔雅·释兽】虎窃毛谓之虦猫。【疏】虎之浅毛者,别名虦猫。
又叶七计切,音砌。【王筠诗】宝地恣凭陵,神乐忽侵窃。猛将穷奋击,勇夫贪搏噬。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窃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qiè
问:窃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窃字共9画,部首是:穴。
问:窃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窃字是上下结构,窃的笔画顺序: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竖提、横折钩、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