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chī
笞
  • 11画
  • TCKF
  • 上下结构

  • 笞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笞”的字义解释

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鞭~。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笞”字

〈动〉

  1. (形声。从竹,台声。本义:用竹板、荆条击)用鞭、杖、竹板抽打

    笞,击也。——《说文》

    笞者可以教之也。——《汉书·刑法志》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又如:笞楚(笞是竹片,楚是荆条。用竹片荆条等物责打);笞挞(用板子、棍子拷打);笞服(拷打而使屈服)

〈名〉

  1. 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如:笞杖(笞刑用的木杖);笞决(用刑决狱)

  • 笞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

法语: bâton en bambou,léger,frapper du bambou (5 degrés de 10 à 60 coups)​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击也。从竹台声。丑之切

『说文解字注』

(笞)击也。疑夺所㠯二字。笞所以击人者。因之谓击人爲笞也。方言引传曰。母之怒子也。虽折葼笞之。其惠存焉。后世笞杖徒流大辟五㓝。制于随唐。至于今日。笞有名无实。从竹。台声。丑之切。一部。

【广韵】丑之切【韵会】【正韵】抽之切,音痴。捶击也。【前汉·法志】景帝六年诏曰:笞者,所以敎之也。其定箠令。丞相刘舍请笞者,捶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之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臋,毋得更人。【注】如淳曰:然则先时笞背也。师古曰:毋更人,谓行笞者不更易人也。【唐书·法志】断狱之有五,一曰笞。笞之爲言耻也,凡过之小者,捶挞以耻之。汉用竹,后世更以楚。《书》曰扑作敎是也。太宗甞览《明堂针灸图》,见人之五脏皆近背,诏罪人无得鞭背。【荀子·正论篇】捶、笞膑脚。【注】捶笞皆杖击也。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笞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chī

  • 问:笞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笞字共11画,部首是:竹。

  • 问:笞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笞字是上下结构,笞的笔画顺序:撇、横、点、撇、横、点、撇折、点、竖、横折、横。

笞是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载:“笞者,击也。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耻之。”说明笞是对犯有轻微过错所使用的惩罚手段。笞在中国奴隶社会已广泛使用。(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