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了。
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上。
4.像冰的东西:~片。~糖。干~。
5.姓。
〈名〉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冰人,即媒人[go-between;match-maker]。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姓
〈动〉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又如:这水冰手
〈形〉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 冰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水坚也。从仌从水。凝,俗从疑。鱼陵切〖注〗臣铉等曰:今作笔陵切,以爲冰冻之冰。〖注〗氷,俗冰字。
(冰)水坚也。易象传。初六履霜。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古本当作阴始冰也。至坚仌也。释器。冰脂也。孙本冰作凝。按此可证诗肤如凝脂、本作冰脂。以冰代仌、乃别製凝字。经典凡凝字皆冰之变也。从水仌。会意。鱼陵切。六部。
(凝)俗冰。从疑。以双声爲声。
〔古文〕【唐韵】笔陵切【集韵】【韵会】悲陵切,逼平声。【说文】本作仌。【徐曰】今文作冰。【韩诗】说冰者,穷谷隂气所聚,不洩,则结而爲伏隂。【礼·月令】孟冬水始冰,仲冬冰益壮,季冬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周礼·天官】淩人共冰。秋刷冰室,冬藏春啓,夏颁冰。
又【尔雅·释器】冰,脂也。【注】庄子云:肌肤若冰雪。冰雪,脂膏也。【疏】脂膏一名冰脂。
又矢筩盖曰冰。【左传·昭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注】冰,椟丸盖。【疏】盛弓者也。或云:椟丸是箭筩,其盖可以取飮。
又【集韵】【正韵】鱼陵切,音凝。同凝。【正韵】古文冰作仌,凝作冰。后人以冰代仌,以凝代冰。
又【集韵】读去声,逋孕切。【唐书·韦思谦传】涕泗冰须。【注】谓涕着须而凝也。【李商隐诗】碧玉冰寒浆。
又【韵补】叶笔良切,音近浜。【琳·大荒赋】心慇懃以伊感兮,愵永思以增伤。怅太息而揽涕,乃挥雹而泪冰。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冰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bīng
问:冰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冰字共6画,部首是:冫。
问:冰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冰字是左右结构,冰的笔画顺序:点、提、竖钩、横撇/横钩、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