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1.亦作“置词”。措词。
2.指申辩。
3.指修辞技巧。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置辞
亦作“ 置词 ”。措词。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人有上书告 勃 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 长安 ,逮捕 勃 治之。 勃 恐,不知置辞。”《南史·焦度传》:“为人朴涩,欲就 高帝 ……求 竟陵郡 ,不知所以置辞。” 清 恽敬 《与李汀州书》:“前书止言其读 宋 儒书,并涉释典,不及其他,可知 敬 之置辞矣。”
指申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夫人怒奔女室,詬让之。女惟憨笑,并不一置词。”
指修辞技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是以将閲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zhì
1.搁;放:安~。搁~。漠然~之。~之不理。~诸脑后。2.设立;布置:装~。设~。3.购置:添~。~一些用具。
cí
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令。修~。3.告别:~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谢。~职。5.解雇:~退。他被老板~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不~辛苦。
置辞
zhì cíㄓˋ ㄘˊ措辞。
《汉书.卷四○.周勃传》:「勃恐,不知置辞。」
置辞
置辞,zhìcí,意为置词,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等相关文献有出现。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