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啮。三国魏阮籍《元父赋》:“于其远险……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啮。”唐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一本作“噍啮”、“嚼囓”。唐韩愈《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上下牙齿磨碎食物:细~慢咽。肉没有烧熟,~不烂。咬文~字。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咀~。过屠门而大~。见〖倒嚼〗(dǎojiào)。
1.同“啮”。2.啃、咬。《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唐•杜甫《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3.侵蝕。《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戀水齧其墓
嚼啮,汉语词汇。
拼音:jiáoniè
释义:咬啮
英语:Chew and gnaw
嚼字在开头的词语
齧字在最后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