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谏鼓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
《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 立諫鼓於朝,而备讯唉。”《新唐书·裴谞传》:“ 諝 上疏曰:‘諫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唐 唐孙华 《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谁能鸣諫鼓,慷慨伏青蒲。”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jiàn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直言敢~。从~如流。
gǔ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手~。花~。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4.用风箱等扇(风):~风。5.发动;振奋:~动
谏鼓
jiàn gǔㄐㄧㄢˋ ㄍㄨˇ设于朝廷,以供人民进谏时击用的鼓。
《管子.桓公问》:「禹立谏鼓于朝。」
谏鼓
谏鼓指我国古代供民众直言进谏之鼓。相传尧帝在庭外设置一鼓,供民众击鼓进谏。此后古代统治者为听取臣民的谏议之言或冤抑之情,特地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上闻,称为“登闻鼓”。宋代有登闻鼓院,简称鼓院。是统治者了解民情、体察民隐的一种方式,也是民众向统治者表达心意或申诉冤屈的一种渠道。19世纪末,我国第一批新闻学论文的作者将古代的谏鼓视为现代大众传播的古代形态。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