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1.亦作“遯走”。犹逃走。
2.古代方士谓仙人能借金、木、水、火、土遁藏身形而走。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遁走
亦作“遯走”。犹逃走。
《史记·匈奴列传》:“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梁书·元帝纪》:“丙寅, 詧 遁走。” 明 唐顺之 《三沙贼遁疏》:“ 三沙 残贼围困穷逼……乘潮由 三沙 北面 跚港 地方往 北洋 遯走去讫。”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李秀成被擒》:“ 金陵 之拔也,伪 忠王 李秀成 偕一僮遁走 方山 。”
古代方士谓仙人能借金、木、水、火、土遁藏身形而走。
《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 哪吒太子 之乘风火轮, 土行孙 之遁走地中。”参见“ 五遁 ”。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dùn
1.逃避;逃走:逃~。宵~。2.隐藏;消失:隐~。~迹。
zǒu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路。孩子会~了。马不~了。2.跑:奔~。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三十里。你这步棋~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红。~热。5.离开;去:车刚~
遁走
dùn zǒuㄉㄨㄣˋ ㄗㄡˇ逃走。
《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遁走
遁走亦作“遯走,指犹逃走。同时也指古代方士谓仙人能借金、木、水、火、土遁藏身形而走。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