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

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语文。教学中,我关注学生个性的表达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耘田”的亲身体会,充分的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并能够创造性的改写诗句。达到快乐语文,快乐成长。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一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

  一、直面经典,反复诵读。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因此我设计了问题:你学过哪些描写农村的诗吗?引导孩子说农村,领略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过渡到范成大看到的农村是个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指导学生读诗,围绕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引导学生通过看注解、看插图的方式读懂诗的意思,从而再读诗,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二、品出诗味,想象诗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范成大这首诗只是截取了农村生活的几个画面,犹如刚刚揭开农村画卷的一个小角,我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卷看去,那是一个活脱脱的农村田园连环画甚至是连续剧。

  三、学以致用,多元表达。

  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语文。教学中,我关注学生个性的表达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耘田”的亲身体会,充分的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并能够创造性的改写诗句。达到快乐语文,快乐成长。正如诗人所看到了“也傍桑阴学种瓜。”学中有玩愉悦,玩中又有学长进。

  希望这些诗的语言能够在孩子的精神生命中扎根、发芽、成长,就如同这季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能腻得流出水来。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二

  当我执教《四时田园杂兴》这一课时,我问你认为图中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个孩子回答:我认为他是个贫穷家的孩子,他这么小就得干活。对此引起我的深思:

  如今,身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孩子们很少甚至从来不参与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句空话!

  从学校回到家中,孩子是否会将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能否动手整理自己的书桌?晚餐前后,孩子是否具备煮饭做菜的基本技能,会不会协助家长清洗碗筷?炎炎夏日,孩子是否会在运动之后自己动手,将换下的衣物洗净晾干?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父母劳动观念有误区,孩子劳动习惯难养成。

  现如今,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4+2+1”模式下,常能见到四位老人与父母二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溺爱也由此产生,家长们担心孩子会感到劳累或受到伤害,因此主动承担了一切可能的家务劳动。一个个小公主、小王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轻松长大,脑海中几乎没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更难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当今对孩子的培养观念中,“学习至上”占了主流,似乎孩子的唯一义务就是好好学习。只要成绩好、分数高,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一切事情。放学或是参与补习班后回到家,家长往往心疼孩子学习辛苦,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家务活一并代劳,孩子也就乐得清闲;若是赶上初三、高三等紧张时段,家长更会尽全力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连水果都会洗净切好送到孩子面前,更不要提其他多余的劳动了。

  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养成劳动习惯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孩子参与家务之事可有可无,并不予以重视;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理应再呵护几年,等到他们长大独立,自然能学会生活必需的家务事;还有些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均衡发展,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却总是决心不足,孩子稍有不愿便妥协让步,并不能坚持下来。此外,部分家长会在孩子做错事时罚他们擦地洗碗,将劳动作为一种惩戒手段,无形中增强了孩子对劳动的抵触情绪,更难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家庭劳动之中。

  如今,智”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德”、“体”、“美”与“劳”,使得孩子的发展方向趋于单一。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缺失了必要的劳动经历,孩子便无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想象,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们而言,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课本上几行苍白的文字,他们难以设身处地理解劳动者的辛苦与光荣,也就无法体谅父母与其他劳动者的付出与工作。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轻则不懂感恩,重则轻视劳动,对他人的劳动成果毫不珍惜,甚至恣意践踏。

  观念之外,劳动更是一切美好生活的根本来源。没有家庭劳动的基本经验,孩子如何在长大成人后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适应独立自主的生活?没有从家务劳动中锻炼出的动手能力与坚定意志,孩子又如何适应未来工作中的种种挑战,通过不懈的社会劳动取得想要的生活?缺少对劳动的必要认知,即使智力再发达,也无法做好全面的准备走向社会,更难以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