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李老鼠和38号,你们是怎么认识和评价的呢?

关于李老鼠和38号,你们是怎么认识和评价的呢?

时间:2023-10-08 11:27:10人气:1167作者:一川鱼龙舞我要评论(0)

关于李老鼠和38号,你们是怎么认识和评价的呢?

最近发生了一件让这二位著名车评人共同出镜、刷爆眼球的事事情的起因是38号车评的一期汽车评测节目播出之后,有人在知乎上发文章质疑其车辆来源属于厂商赞助。

然后呢,38号在微博上进行了激烈的反驳。

接下来,又有“好事者”发现著名二手车评论人李老鼠在知乎那个贴上点了一个赞,于是乎,这场大小V之争升级成为了两个大V之间的互怼之战。

这就是整个事件大致的来龙去脉吧。

但就参战的各方人员来说,我归纳出来以下几点:

关于38号车评做为一个车评的后起之秀,凭借其犀利的言语风格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做到了业内顶峰的位置,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围绕其周身的光环也比较多,“自费购车评测”、“从不接受同业赞助”是其最引以为傲的资本,在这一点上特别容易获得人心,取得大家的信赖,因此其拥有大批的簇拥者和粉丝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对其最强烈的反对声音则是来自38号对于日系汽车评测较多的夸赞之辞,似乎有一种对日系车特别的倾向。

所谓的“树大招风”就是如此,一些持不同情感倾向的人就看不惯这一点,反对38号的声音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他本人到是从未承认过对于日系车的倾向性,并且他也算作一个“性情中人”,在其评测节目当中也是反复提及并驳斥这类“扣帽子、泼脏水”的事情。

但是,既然已坐到了这个火山口上,有些事情,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这大概也是整个事件来由的内在因素吧。

关于李老鼠草根出身的李老鼠借着互联网自媒体浪潮,也是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冲上了汽车评论届的制高点,其率真、可爱更是收获了无数粉丝。

其实“观点明确、真实可信”是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得以成功的必要因素,38号和李老鼠二者皆具备这种特质,这也是他们能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获得大量拥护与支持的主要原因。

然而“无意”中被搅入这场争端的李老鼠实在不值,其本身定位是做二手车评的,事实上与38号并无直接竞争关系。

而李老鼠在专门录制的针对这件事的提别版节目中,也承认了并无心与38号互怼,但既成局面,他也对38号的粉丝群们非黑即白的选边站队做法提出了质疑。

关于粉丝群们而要说事件的本质,还是各位持不同观点的网友们互相之间的一场争执。

说到底,挺38号的人即认同他的人,不管他夸赞什么车系的说辞,也认作是出于理性和客观的,是符合事实的。

而反对38号的人,则认为他有着明显不公正的个人主观倾向性,尤其是对于比较敏感的“日系车”的赞扬之辞,就会让他们觉得特别的可恨。

更有不少“目光敏锐”之人,是出于正义的舆论监督也好,还是出于邪恶的别有用心也罢,总之就是紧盯着各个知名的大V,一有机会即会出手抓其把柄,颇有期待把事情闹大之嫌。

关于日系车尽管市场上有那么多日本品牌的产品在售卖,但终归是,日系品牌的汽车成了出头之鸟,对于日系车,大概有着这么几种人:

第一类是纯粹攻击派,他们不管日系汽车本身如何,直接攻击的对象是夸赞日系汽车的车主或评论人,并且不惜使用恶意、低劣的字眼来坚决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大音量”的方式来获取支持;

第二类是侧面攻击派,他们会把发力点瞄在日系汽车本身,用各类安全方面的案例或专业技术方面的词汇来贬低日系汽车,其实质也是为了拉低日系汽车的形象以获得人们对日本的负面情绪,从而扩大跟他们感同身受的人群数量;

第三类就是随波逐浪的跟风派,他们未必有着以上两种的坚定信念,但也许会认为他们说的有理,也会点赞;

第四类就是比较理性的一派了,他们能够正确的把日系车归结到汽车这种消费产品本身的位置,并且能够与其他品牌的汽车一样来看待,理性的去评价这些汽车的优缺点。

第五类属于哈日派,就是那些攻击派的对立面,被反日派冠以各类外号的人群,以38号最为知名,但我并不认为事实上真的有很多这类人群,绝大多数也都是因为受到了攻击而进行的反击,就包括38号,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能够表明他是真的哈日。

尽管做为媒体人应该尽量的去避免成为某一派系,但左、中、右这么三边以左右的音量为最大,有时候媒体人本身也是由不得自己了。

更何况拥有大批簇拥的知名大V们,自是断难把自己处于中间位置,说些和稀泥的话来更是两边不是人。

说到底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理性发声尤其是掌握话语权的大V们,你们凭借着一时的口舌之快,反而加剧了粉丝与黒粉之间的沟壑,对舆论的健康引导十分不利,李老鼠说的那句比较有道理:

如果是喜欢你的人(是粉丝),喜欢别人就是背叛……会慢慢的有一天顶到一个最高的地方可能就下不来了。

不光大V们,我想我们广大的围观群众也应如此,不要那种的,非黒即白的去选边、站队伍,这将导致远离客观,并歪曲了事实。

对于那类情绪化发泄的言论,我们理性的网友们,最好也能持着一份淡然之心吧,少去附和点赞,也少去反驳,这样这类声音也就会越来越没有了市场。

(以上转自本人头条号文章)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