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杏仁真的有毒吗 苦杏仁的尖和皮含有氢氰酸有毒成分 生杏仁中有种有毒成分叫氰甙,它在胃肠道中水解后可放出剧毒成分氢氰酸。
氢氰酸能很快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作用于人体各部分细胞,使细胞不能正常呼吸,组织普遍缺氧。氢氰酸作用于呼吸和心血管中枢,会导致这些中枢的麻痹而死亡。
而且由于氢氰酸的毒性大,有些少年出于好奇偶吃一粒也会中毒。 苦杏仁中毒一般在吃后1小时左右开始,主要表现出神经中毒症状。
初时呕吐、恶心、头痛;继则心悸、胸闷、全身乏力;最后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除苦杏仁外,生的李仁、桃仁也会造成同样的中毒症状。
一旦发现苦杏仁中毒要马上送医院治疗。如果路途遥远最好先洗胃。医生通常利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剂解毒,同时进行强心和兴奋呼吸中枢等方式急救,若救治不及时会导死亡事故。
二、苦杏仁中毒症状是什么 中毒后首先有粘膜刺激甚至腐蚀症状,口中苦涩、咽喉瘙痒、有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腹泻,常为水样便,头痛眩晕、乏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志不清、口唇发绀;中毒较重时呼吸急促,尔后变慢且不规则,时可闻到苦杏仁味,有恐惧感,胸上部疼痛有压迫感; 更重时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呈瞪目昏迷,对光反应消失,强度痉挛及紫绀,常发生尖叫,牙关紧闭,体温上升,肝大,呼吸显著变慢,反射消失或减弱,最后呼吸变浅极不规则,呈潮式呼吸,四肢厥冷,深度昏迷、休克,死于呼吸麻痹和细胞窒息,呼吸常先于心跳停止。
中毒病人血呈鲜红色、不凝固。外观肤色为潮红,若中毒后仍存活几小时,死后解剖可见胃、肺、肝、肾及脾脏充血或见出血斑点。
并于胃、肺部闻到浓烈的苦杏仁味。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为脑膜水肿。如能及时抢救,将不会有后遗症。三、苦杏仁中毒急救方法 1、洗胃(高锰酸钾液) 催吐,导泻,静脉输液。
2、氰化物解毒治疗 吸入亚硝酸异戊脂0.2ml,每隔1~2分钟一次,每次15~30秒。数次后,改为静脉注射亚硝酸钠溶液,成人用3%溶液(以 6~12mg/kg体重计);小儿用 l%溶液,以每分钟2~3ml静脉注射。
亦可用依地酸二钴(C02EDTA),剂量为5~15mg/kg体重,溶于 50%葡萄糖溶液 4O~6Oml中缓慢静脉注射,其后可静脉注射50%硫代硫酸钠溶液25~50ml;小儿用20%硫代硫酸钠,按0.25~0.5g/kg/次,如症状仍未改善者,则 1小时后,重复静注硫代硫酸钠,剂量减半或用全量,直到病情好转为止。
3、用甘草、黑大枣各120g煎服 或野牡丹(猪骨稳)120g煎服或新鲜萝卜3~4斤洗净,捣烂取对内服。或苦杏仁皮煎水,温服。
4、对症治疗 (1)根据循环系统和呼吸功能情况,给予吸氧,人工呼吸兴奋剂、强心剂及升压药物等。 (2)对重症患者可给细胞色素C等。
四、如何预防杏仁中毒 正确食用杏仁,能够达到生津止渴,润肺定喘,滑肠通便,减少肠道癌的功效。杏仁烹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来做粥、饼、面包等多种类型的食品,还能搭配其他佐料制成美味菜肴。
虽然杏仁有许多的药用、食用价值,但不可以大量食用。杏仁含有毒物质氢氰酸(100克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毫克。
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毫克。甜杏仁的氢氰酸含量约为苦杏仁的三分之一),过量服用可致中毒。 所以,食用前必须先在水中浸泡多次,并加热煮沸,减少以至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质;产妇、幼儿、湿热体质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杏及其制品。
杏仁的相克的食物:杏仁、菱与猪肺:同食不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杏仁--女性的天然美容品 杏仁是我们常见的食品,中医认为,杏仁有止咳定喘、生津止渴的功效。
可用于胃阴不足、口渴咽干的辅助食疗,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大便燥结等症疗效显著,是小儿咳喘常服用的药物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杏仁中含蛋白质百分之27%、脂肪油百分之53%,碳水化合物百分之11%,每100克杏仁中含钙14毫克、磷15毫克、铁0.6毫克,此外,杏仁还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以及苦仁苷等成分。
杏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成分,不但能够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
而富含维生素E有美容功效,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有光泽。 杏仁性温、味酸;归肺和大肠经,一般人都可以食用,有呼吸系统问题的人更适合食用。
杏仁是药食两用的食材,我给朋友推荐两种小偏方: 1、治肺喘咳嗽;双仁蜜丸:杏仁、核桃仁各20克,蜂蜜、姜汤各少许。
将杏仁去皮尖,微炒,再将核桃仁去皮,然后共捣烂如泥,加蜂蜜,研为膏状,共10丸。每晚睡前服一丸,一姜汤服用。 2、杏仁三物饮:杏仁、核桃仁、山楂各15克,冰糖10克,牛奶250毫克,杏仁研粉,核桃仁磨成浆,山楂切片,冰糖打碎;把牛奶放入炖锅内,加入杏仁粉、核桃仁浆、山楂、冰糖,把锅置中火上烧沸,用小火煮20分钟即成。
每日一次,当早餐食用。 此方有补气血、降血压的功效。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