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冲动、易怒、自残

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冲动、易怒、自残

时间:2023-09-21 09:55:23人气:1021作者: 小兔 。我要评论(0)

边缘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冲动、易怒、自残

所谓人格,就是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如何行事。人格障碍指的是一种起始于18岁之前的偏离正常的对人对事的看法,以及偏离正常的行为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长期逐渐形成的异常性格特点。共包括ABC三大类,十种类型。这里具体说一下B类人格障碍中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年轻女性,以显著的情绪不稳定、冲动为特征。患者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怒,时常感到烦躁,情绪说不好就不好,间断出现抑郁情绪,长期存在一种空虚感,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常通过自残来缓解不良情绪,还时常出现暴食,常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害怕人际关系中被遗弃,对自我及他人的看法常发生极端变化(比如今天觉得某个人不错,明天又开始讨厌这个人)。这种病的成因常与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有关,我国的留守儿童问题造就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的人,常常与两类情况相关,一是有一个阶段或长期的父母不在身边,二是父母一方或双方脾气暴躁,家庭关系不和睦。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内心中逐渐形成了不安全感和疏离感,难以和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对他人都充满了愤怒和否定,不珍惜自己的人生,常常自残和产生自杀想法。好的消息是,这种疾病是有方法治疗的,18岁前及早的干预还可以避免孩子发展为人格障碍,而且此类疾病往往随年龄增长逐步缓解,冲动性逐步下降。治疗手段包括:

1.心理治疗,以辨证行为疗法为主,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心理干预,逐步使情绪和人际关系趋于稳定,可同时自己阅读《辨证行为疗法》一书,练习上面稳定情绪的种种方法。

2.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小剂量抗精神病药都会产生疗效。在门诊,几乎每天都会看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只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国内识别率较低,常被误诊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或者精神病。此病和抑郁症的区别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虽然也会常出现抑郁情绪,但主要表现为长期逐步形成的情绪不稳和冲动,以情绪的不稳定性为核心表现,而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相对短期的持续的低落情绪,而不是波动的情绪,以情绪低落为核心表现。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均可以表现出自杀观念和行为,由于情绪的不稳定性,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表现为更多的自杀冲动。但两种病都可以得到治疗。此病和双相情感障碍均存在情绪的大起大落,区别在于,双相障碍是以阶段性的情绪低落和高涨交替变化为特征,抑郁期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持续两周以上,躁狂期表现为兴奋话多精力旺盛不需睡眠持续一周以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情绪波动往往在一天之内来回变化,更多表现为易怒、烦躁、失控,说崩溃就崩溃,不是像双相障碍那样比较突然地发病,而是一种常年存在逐渐形成的问题。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双相障碍不同,但是却可以共病,即同时符合两种诊断,也可以和其他心理障碍比如强迫症、焦虑症共病。坚持就诊,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可治疗可控的疾病。作者:哈医大一院心理科陈伟医生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我的网上就诊及门诊就诊指南》,《心理咨询到底如何助人?》,《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的17个误区与真相》,《关于强迫症的16条知识》,《躯体化障碍:一种表现为身体不舒服的心理疾病》,《面对困境感到抑郁焦虑,你是得了适应障碍吗?》,《你的抑郁症是双相抑郁吗?》,《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抑郁症治疗的常见问题答疑》,《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服药注意事项》,《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对彻底戒烟的几点建议》。阅读更多我的文章请进入我的主页chenweipsy.haodf.com或下载好大夫在线客户端浏览。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