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的支架由11块软骨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等。
喉肌是发音的动力器官,分为附着于喉和邻近结构的喉外肌和附着于喉软骨间的喉内肌。
喉外肌可以使喉部上升或下降,喉内肌则具有紧张或松弛声带、缩小或开大声门裂以及缩小喉口等作用。
喉内肌按其部位分内、外两群,按其功能分声门开大肌和声门括约肌。
喉腔由喉软骨、韧带纤维膜、喉肌和喉黏膜等共同围成。
它上起自喉口,与咽相通,向下经气管通支气管和肺。
喉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是环状软骨下缘。
喉的前方被皮肤、颈筋膜及舌骨下肌群所覆盖,后方紧邻喉咽部及颈椎的锥体,成年男性喉位于第3~6颈椎前方,女性和小儿喉的位置要稍高些。
喉的两侧为颈部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喉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发声、保护和吞咽。
喉是空气通往气管、肺部的通道,喉部的声带可以改变声门的大小,以此控制进入喉腔的气流。
喉部对肺泡的换气及保持体液酸碱的平衡也有辅助作用。
此外,喉黏膜内存在化学感受器,当它受到刺激时,可以反射性地影响呼吸中枢控制呼吸功能。
正常人在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拉紧,并控制呼气。
自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靠拢的声带使之振动即发出声音。
声音的强度决定于呼气时的声门下压力和声门的阻力。声调决定于振动时声带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
喉的杓会厌襞和室带类似瓣状组织,具有括约肌作用,能发挥保护下呼吸道的功能。
杓会厌襞收缩时会关闭喉部入口,以防止食物、呕吐物及其他异物落入呼吸道。
室带的主要功能为增加胸腔内压力,可辅助完成咳嗽、喷嚏、大小便、呕吐、分娩及举重等动作。
当人体进行吞咽反射动作时,喉头上升,喉入口关闭,呼吸受抑制,咽及食管人口开放。
系由胚胎发育8周时喉前部未能打开所致,其中声门喉蹼最为常见。
经喉镜观察可见声门喉蹼是由一种透明U形被膜覆盖在真声带表面所形成,呈蹼状突起,色泽淡红。
经纤维或电子喉镜观察,可见会厌软骨两侧边缘向内卷曲接触,或会厌软骨过度柔软,两侧杓会厌襞互相接近,喉腔窄小。
常见于外部暴力大力,如拳击、交通事故等。
经喉镜观察,可见喉部黏膜发生水肿、血肿、出血、撕裂,喉软骨裸露及假性通道等等情况,声门狭窄变形、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
因颈部血管丰富,喉部发生外伤可见伤口处大量出血,颈部软组织发生皮下气肿,有时咽壁、喉内组织、神经及血管裸露可见。
经喉镜检查可见,轻度患者喉部黏膜充血、水肿、起水泡、溃疡、出血及假膜形成等;中度患者喉黏膜水肿、糜烂;重度患者喉黏膜糜烂、溃疡及坏死脱落等。
可见喉部黏膜撕脱、溃疡及假膜形成,溃疡面有肉芽组织生成,以及环杓关节发生脱位(即一侧杓状软骨即杓会厌壁充血、水肿,且突出于声门,掩盖了声门的后部)。
急性卡他型会厌炎可见患者会厌部黏膜弥漫型充血、水肿,会厌舌面的黏膜因较松弛,肿胀更明显;
急性水肿型患者可见会厌肿大如圆球状,间质水肿,严重时局部可发生脓肿;急性溃疡型患者可见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发生化脓、溃疡,若侵及血管壁,则会发生出血。
可见后部黏膜弥漫性的充血、水肿,严重时发展为脓肿,且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及假膜形成,若黏膜损伤、脱落,则形成溃疡。
经喉镜检查可见,声带游离缘有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如水滴状肿物,有时呈基底较宽的梭形息肉样变,亦有遍及整个声带呈弥漫性肿胀的息肉样变。息肉多呈灰白或淡红色,偶有紫红色,大小如绿豆、黄豆不等。一般发生在单侧,双侧亦可见。悬垂于声门下腔的巨大息肉,状如紫色葡萄,可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
经喉镜检查可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者暗红色,表面不平,呈乳头状增生。
根据肿瘤的形态可其分为以下四种: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