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_小方法解决皮肤瘙痒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_小方法解决皮肤瘙痒

时间:2023-09-07 13:58:12人气:926作者:Heroine我要评论(0)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_小方法解决皮肤瘙痒

一、秋冬季节皮肤干燥瘙痒怎么办呢 一、戒过度搔抓 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

但是有些人贪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瘙痒处,直抓到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过度搔抓可导致许多皮肤病加重。

所以,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尽可能避免搔抓,瘙痒剧烈时可及时服药或涂药止痒。 二、戒热水烫洗 有些人贪一时之快而用热水烫洗皮疹,虽然这样能解一时之痒,但过后会加剧瘙痒,尤其是急性湿疹等皮炎,热水烫洗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病情恶化。

所以即使是中药熏洗对于急性湿疹和皮炎患者也是不适宜的。 三、戒饮食不节 一些人可因食海鲜、狗肉、牛羊肉、鱼、虾、蟹、蚕蛹及各种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诱发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或使其症状加重。

因此,对过敏体质者来说,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吃些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二、揭秘如何缓解秋冬季皮肤瘙痒好 1、润肤少不了 洗澡不宜过勤,水温不要过高,洗浴时尽量不用或少用肥皂或浴液,以免皮脂丢失。

洗完后可擦一些复方甘油止痒剂、维生素E乳、硅霜、凡士林等润肤油膏、保湿霜,保护皮肤。 2、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尽量少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如洗衣粉;皮肤瘙痒时,切忌抓挠或用开水烫,可搽一些药膏或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平时要少用肥皂洗手,注意滋润皮肤。

3、三餐正确饮水 肌肤干燥的人最好早晨起床喝一杯蜂蜜红枣水,可滋阴润肺。蜂蜜里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能滋润肌肤,红枣能让气色更好。

午餐后喝普洱茶,可以保湿、抗氧化。晚上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让身体充满水分。 4、适当缩短待在浴室的时间 长时间用温度较高的水冲洗或浸泡身体虽然舒适解乏,但却会让肌肤表面的皮脂膜溶解,角质细胞被过度清洁剥落,这样在沐浴之后肌肤中的水分也快蒸发,造成肌肤干燥不适。

5、避免搔抓皮肤 搔抓可使皮肤增厚、苔藓化、出血、结痂,造成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 6、借助按摩改善肌肤 在沐浴之后使用身体乳时,最好多按摩一下,力度适中的按摩不仅可以加速身体乳中油分和营养成分的渗透效果,还能促进皮下血液循环,让肌肤代谢功能得到提升。

7、使用保湿护肤品 洗澡所用沐浴液应尽量选用PH值小的,因为即便再中性的沐浴液相对于人体皮肤来讲也是偏碱的。

8、选择质感柔软的贴身衣物 在这个季节,最好穿一些质感柔软的衣服,尤其是贴身衣物,这不仅是因为这些衣物亲肤性和透气性理想,更重要的是,质地柔软棉绒的衣物能最大限度降低与肌肤间摩擦的频率以及力度,防止静电产生导致的肌肤干燥发痒。

9、多吃坚果类食物 坚果中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蛋白质、亚油酸等物质,具有润泽肌肤的功效。坚果中含有的铁、锌、铜等元素能够让肌肤更加光滑富有弹性,杏仁、核桃、花生、腰果等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10、注意饮食 晚上尽量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免神经兴奋、加重瘙痒;多喝白开水,保持体内水分;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防止皮肤因缺失维生素而皲裂。

11、适宜的居室温度 居室温度不要过高,18~24度为宜,而要增加室内湿度在40%~80%。可摆放一些绿色的盆栽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如果有条件,居室内最好使用加湿器,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的干燥环境,减少皮肤发痒的诱因。 12、隔夜茶水迅速止痒 用温热的隔夜茶洗头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痒,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湿疹的功效。

冬季身上痒怎么办?若瘙痒加重,上述措施无效,应及早去医院看皮肤科医生,否则,严重者不但影响休息,甚至出现苔藓样改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抓破后还会引发皮肤感染。

三、彻底解决秋冬季皮肤瘙痒的小妙招 皮肤瘙痒是冬季好发的皮肤干燥症在作怪。尤其在晚上用碱性较大的浴液洗完热水澡后,瘙痒症状更明显。

有的人在痒处抓挠,皮肤出现一条条的抓痕,有时甚至可以看到淡褐色的斑片。 患皮肤瘙痒症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的瘙痒处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最常见。

在情绪激动、温度改变、饮酒或食入辛辣食物后,瘙痒会引发或加剧。 皮肤科医生告诫:冬季洗澡不宜过勤,爱洗澡的广东人注意了,洗澡的次数以自己的皮肤能承受为度,不用像夏天般天天都要洗.洗澡时尽量选用中性的或碱性不强的浴液或香皂,以免皮脂被破坏,使皮肤出现鱼鳞状的斑块,并引起瘙痒。

不少有瘙痒症状的病人反映,小腿、大腿、胳膊、脊背等部位瘙痒最明显,医生解释道:这是因为冬季皮肤和血管都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分泌明显减少导致的。

而且滋润皮肤的皮脂腺分泌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医生告诫皮肤油脂分泌少的人,洗澡水高于体温3摄氏度,即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即可,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要用夏天洗澡用的浴具搓澡,尽量用弱碱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等,浴后全身应涂抹润肤乳。

平时要多喝水,应穿纯棉内衣,不要贪吃辛辣食物,少喝酒。若瘙痒加重,上述措施无效,应及早去医院看皮肤科医生。否则,严重者不但影响休息,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抓破后还会引发皮肤感染。

生活习惯要改良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很重要。夜间,老人怕喝水多了不方便,可制定符合自己的喝水标准,如白天多喝点,夜间适量减少。

加强平常的饮食调养,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和豆制品;多吃有健脾润肺、养血润肤功能的食物,如大枣、百合、银耳、花生、牛奶等;少吃冷、热、辛辣的食品,少饮酒。

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内衣内裤要保持清洁、柔软、宽松,最好穿棉制内衣裤,不要选化纤成分的衣服,因为容易产生静电,使皮肤变干。

冬季开空调,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6~20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30%~40%为宜。四、秋季皮肤瘙痒的5个解决办法 1、适量的茶水 每天适量饮茶也有助于防止皮肤瘙痒,因为茶叶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

锰是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之一,锰元素对人体皮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增强人体抗皮炎的能力。 2、冬瓜皮泡水 将晒干的冬瓜皮煎水后沐浴,然后再将冬瓜皮贴于皮肤瘙痒处,可以止痒。

冬瓜皮味甘,性微寒,有清胃热、利水消肿等功效。冬瓜皮还能防治液体外渗,一些皮肤瘙痒后感觉皮肤肿胀、水肿的患者,或者因长时间静脉滴注导致皮肤肿胀并外渗液体的患者,用冬瓜皮水擦拭和贴瓜皮于滴注处,每天两次,可以消除水肿、防止液体外渗。

3、中药辨证治疗 因血虚肝旺而引起的全身性瘙痒,以养血润燥、镇肝熄风为治则,可用蚕砂或褚桃叶煎汤去渣入浴,当归饮子加减内服;因湿热下注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瘙痒,以清热利湿止痒为治则,可用地肤子、蛇床子、苦参、丹参、艾叶煎汤熏洗局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

也可采用针灸疗法,取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 4、多吃豆类和杂粮等食物 由于维生素B族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维生素B族会使体内的新陈代谢产生障碍,影响细胞功能,容易引发皮炎、痤疮等皮肤问题。

因此,我们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麦麸、豌豆、糙米、黄豆,以及酵母、香菇等。 5、鲜韭菜水 将鲜韭菜与淘米水按1∶10重量配好,先泡两小时再一起烧开,除去韭菜用水洗痒处或洗澡,洗后勿用清水过身。

1日1次,连洗3天。香菜泡酒用白酒将香菜浸泡2小时,然后用香菜蘸酒涂抹瘙痒处,可很快止痒。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