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

时间:2023-08-24 14:01:37人气:1185作者:馨熊我要评论(0)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本病主要发生密集化养禽场,各种禽类不分品种性别、日龄均对本菌易感。

特别幼龄禽类发病最多,如污秽、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过冷过热或温差很大的气候,有毒有害气体(氨气或硫化氢等)长期存在,饲养管理失调,营养不良(特别维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枝原体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应激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大肠杆菌病是人和动物肠道等处的常在菌,在1g粪便中约含有106个菌。该菌在饮水中出现被认为是粪便污染的指标。禽大肠杆菌在鸡场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风不良,大量积粪鸡舍,在垫料、空气尘埃、污染用具和道路,粪场及孵化厅等处环境中染菌最高。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并可污染蛋壳或从感染的卵巢、输卵管等处侵入卵内,在孵育过程中,使禽胚死亡或出壳发病和带菌,是该病传播过程中重要途径。

带菌禽以水平方式传染健康禽,消化道、呼吸道为常见的传染门户,交配或污染的输精管等也可经生殖道造成传染。啮齿动物的粪便常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可污染饲料、饮水而造成传染。大肠杆菌病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已知大肠杆菌有菌体(O)抗原170种,表面(K)抗原近103种,鞭毛(H)抗原60种,因而构成了许多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为F4和F5型。

在引起人畜肠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简称EPEC)、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简称ETEC)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间称EIEC)等之分,多数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都带有F抗原。在170种“0”型抗原血清型中约1/2左右对禽有致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个血清型。

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产酸和产气。多数菌株能发酵乳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不分解糊精、淀粉、肌醇和尿素。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V~P试验阴性,M.R试验阳性。

大肠杆菌病埃希氏杆菌是中等大小杆菌,其大小为1~3um×0.5~0.7um,有鞭毛,无芽胞,有的菌株可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化反应活泼、易于在普通培养上增殖,适应性强。

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等极易产生耐药性。

formattext(5);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