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xiāo
  • ㄒㄧㄠ
萧
  • 11画
  • AVIJ
  • 上下结构

  • 萧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萧”的字义解释

1.草名。蒿子的一种。

2.冷落、衰败、没有生气的样子:~条。~然。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萧”字

〈名〉

  1.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 同本义

    萧,艾蒿也。——《说文》

    萧萩。——《尔雅》。注:“即蒿。”

    共萧茅。——《周礼·甸师》

    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

  3. 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楚子伐萧。——《左传》

  4. 县名。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5. 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形〉

  1. 萧条,冷落;荒凉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晋·陶潜《自祭文》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晋·刘伶《北芒客舍》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屋舍萧然。——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萧屑(凄凉寂寞);萧梢(草木凋落而萧条的景象)

  2. 稀疏

    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元·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

    又如:萧然;萧瑟

  3. 草木茂密的样子。

    如:萧森(草木茂密的样子);萧蔘(草木茂盛的样子);萧椮(草木茂盛貌)

  4. 通“肃”(sù)。恭敬;严肃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

    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后汉书·傅蘷传》

  5. 洒脱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唐·顾况《山居即事》

    又如:萧闲(洒脱悠闲);萧放(萧洒放浪);萧远(萧洒远逸)

  • 萧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common artemisia; dejected

法语: triste,désert

德语: traurig ,Xiao (Eig, Fam)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艾蒿也。从艸肃声。苏彫切

『说文解字注』艾蒿也。大雅。取萧祭脂。郊特牲。焫萧合馨香。故毛公曰。萧所以共祭祀。郑君曰。萧、芗蒿也。陆玑曰。今人所谓萩蒿也。或云牛尾蒿。许愼以爲艾蒿。非也。按陆语非是。此物蒿类而似艾。一名艾蒿。许非谓艾爲萧也。齐高帝云。萧卽艾也。乃爲误耳。○又按曹风传曰。萧、蒿也。此统言之。诸家云芗蒿艾蒿者、析言之。从艸。肃声。苏彫切。古音在三部。音修。亦与肃同音通用。甸师。共肃茅。杜子春读肃爲萧。萧墙、萧斧皆训肃。

【唐韵】苏彫切【集韵】先凋切,音箫。艾蒿也。【诗·王风】彼采萧兮。【疏】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礼·郊特牲】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

又【诗·小雅】萧萧马鸣。【注】声也。

又【前汉·食货志】江淮之闲,萧然烦费。【注】萧然犹骚然,劳动之貌。

又萧条,寂寥貌。【宋玉·九辨】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注】隂令促,急风疾暴也。

又【论语】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何晏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屛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屛而加肃敬。

又斧名。【左思·魏都赋】萧斧戢柯以柙刃。【说文注】萧斧,芟艾之斧也。

又国名。【左传·文十四年】宋高哀爲萧封人。【注】萧,宋附庸国。

又关名。【前汉·武帝纪】北出萧关。

又姓。【潜夫论】萧氏,殷旧姓也。

又叶音修。【毛诗·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叶下周。【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叶下忧。◎按《周礼·地官·甸师》萧茅注:郑读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读爲箫。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萧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xiāo

  • 问:萧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萧字共11画,部首是:艹。

  • 问:萧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萧字是上下结构,萧的笔画顺序:横、竖、竖、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1)封国名或城市:萧国、萧城、萧县(2)人名:萧叔大心、萧姓、萧何、萧统(3)其他释义:萧古时是艾草别称。(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