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苔字解释
- 引证解释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
[tái]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诊断病症。
[tāi]
〈名〉
(形声。从艸,台声。本义:青苔;也指苔类植物)
植物名。本作菭。又名地衣,水衣。属隐花植物类,根、茎、叶区别不明显,有青、绿、紫等色,多生于阴湿地方,延贴地面,故亦叫“地衣”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李白《长干行》。又如:苔衣(即青苔。泛指苔藓类植物);苔岑(不同的苔生在同一山崖上。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一起);苔钱(即苔。因苔点形圆如铜钱,故称);苔茸(丛生的苔藓)
长有苔藓类植物的东西或地方。
如:苔砌(长有苔藓的台阶);苔梅(根干上寄生苔藓的梅树)
另见tāi
苔[tái]
——“舌苔”(shétāi)
舌上的垢腻
另见tái
苔[tāi]
- 苔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水衣。从艸治声。徒哀切
(菭)水靑衣也。依尔雅音义补靑字。醢人箈菹。郑司农曰。箈。水中鱼衣。玄谓箈、箭萌。玉裁按。先、后郑异字。先郑作菭、从艸。许说正同。后郑作䈚、从竹。郭注尔雅引䈚菹鴈醢。从后郑也。后郑注当有菭当爲䈚四字、而佚。今本周礼作箈。混误不成字。所当正者也。吴都赋注曰。海苔生海水中。正靑。状如乱髮。乾之赤。盐藏有汁。名曰濡苔。从艸。治声。徒哀切。沈重云。北人丈之反。一部。今作苔。
【唐韵】徒哀切【韵会】【正韵】堂来切,音台。藓也。【淮南子注】靑苔,水垢也。【陆龟蒙·苔赋】高有瓦苔,有泽葵,散岩窦者曰石髮,补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异记】苔,又名重钱,呼爲宣藓,南人呼爲姤草。 【集韵】亦作菭。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苔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苔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tái / tāi
问:苔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苔字共8画,部首是:艹。
问:苔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苔字是上中下结构,苔的笔画顺序:横、竖、竖、撇折、点、竖、横折、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