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pǎi
  • ㄆㄛˋ
  • ㄆㄞˇ
迫
  • 8画
  • RPD
  • 半包围结构

  • 迫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迫”的字义解释

[pò]

1.压制;硬逼:~使。

2.接近:~近。

3.急促:急~。从容不~。

[pǎi]

〔迫击炮〕一种火炮。用座钣承受后坐力,身管短,构造简单,重量较轻,初速小,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射角通常在45˚以上,弹道弯曲,适用于射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迫”字

迫[pò]

〈动〉

  1. (形声。从辵(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迫措(犹逼近)

  3.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4.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2.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3. 困厄;窘迫[instraitenedcircumstances;poverty-stricken]。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4. 另见pǎi

迫[pǎi]

  1. 另见pò

  • 迫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法语: forcer,obliger,se presser,se hâter

德语: erzwingen, forcieren ,nötigen, zwingen ,vordringlich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近也。从辵白声。博陌切

『说文解字注』

(迫)近也。释言曰。逼、迫也。逼本又作偪。许无逼偪字。葢衹用畐。从辵。白声。博陌切。古音在五部。

【广韵】博白切【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百。【玉篇】逼迫也。【广韵】急也。【楚辞·哀时命】衆比周以肩迫兮。【前汉·武帝纪】外迫公事。

又【增韵】窘也。【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后汉·朱晖传】惶迫伏地,莫敢动。

又【集韵】通作柏。【前汉·张耳传】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鱼沸鬰兮柏冬日。

又叶璧亦切,音必。【马融·长笛赋】危殆险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积也。

又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书势】草书之法,盖又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迫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迫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pò / pǎi

  • 问:迫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迫字共8画,部首是:辶。

  • 问:迫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迫字是半包围结构,迫的笔画顺序:撇、竖、横折、横、横、点、横折折撇、捺。

迫:中国汉字,多音字:1.pò,用于“迫害”“迫在眉睫”“迫不及待”。2.pǎi,用于“迫击炮”。(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