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雒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同“洛”
2.姓。
〈名〉
鸟名。忌欺,即“鵋鶀”
雒,鵋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鶹,也叫横纹小鴞
又如:雒诵(反复诵读)
通“骆”。白鬃的黑马
古都邑名。今址河南省洛阳。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
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
印烙。后作“烙”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
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holdsth.inplacewithanet]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 雒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鵋䳢也。从隹各声。卢各切
(雒)忌欺也。各本作鵋䳢。今考尔雅音义。当作忌欺。释鸟曰。鵅、鵋䳢。玄应引作忌欺。释鸟又曰。怪鸱。舍人曰。谓鸺?也。南阳名钩鵅。一名忌欺。然则忌欺与怪鸱一物。玄应以爲关西名训矦。关东名训狐。皆此也。按萑部?旧、旧畱。不云卽雒。未知许意爲一不。鵅卽雒字。各家音格。但今江苏此鸟尙呼钩雒鸱。雒音同洛。则音格者南北语异耳。又按自魏黄初以前伊雒字皆作此。与雍州渭洛字迥判。曹丕云。汉忌水。改洛爲雒。欺世之言也。详水部。从隹。各声。卢各切。五部。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音洛。【说文】鹆䳢也。从隹各声。【释名】雅雒也。爲之难,人将爲之雒,雒然惮之也。
又马名。【诗·鲁颂】有駵有雒。【传】黑身白曰雒。【释文】雒音洛,本作骆。
又水名。【周礼·夏官·职方氏】豫州,其川荥雒。
又国名。【左传·僖二十一年】伊雒之戎。【春秋·文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弘农郡上雒县。○按左传僖二十一年疏云:雒水,出上雒县冢领山东北,经弘农至河南巩县,雒戎因此而名也。
又雒阳县,属河南郡。【前汉·地理志注】师古曰:鱼豢云:汉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后攺爲雒字也。【正字通】杨愼曰:春秋书雒戎,左传凡洛皆作雒。非后汉始攺也。○按鱼氏说必有所本,故师古从之。左传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传不书作洛乎。未可据今本左传驳鱼氏说也。
又雒县,属广汉郡。【前汉·地理志注】音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又姓。【后汉·南蛮传】徵侧者,麊泠县雒将之女。
又与络通。【庄子·马蹄篇】刻之雒之。【注】雒同络。
又与额同。【前汉·韩嫣传】子增封龙雒侯。【注】雒,或作额。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雒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luò
问:雒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雒字共14画,部首是:隹。
问:雒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雒字是左右结构,雒的笔画顺序:撇、横撇/横钩、点、竖、横折、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