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膰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古代祭祀用的熟肉:“以脤~之礼,亲兄弟之国。”
2.送给祭肉:“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吾。”
[fán]
大腹。
[pán]
〈名〉
(形声。从肉,番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同本义
膰,祭余肉。——《广韵》
天子有事膰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生日脤,熟曰膰。——《谷梁传·定公十四年》
祀有执膰,戎有受脤。——《左传·成公十三年》
膰[fán]
- 膰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宗庙火孰肉。从炙番声。《春秋传》曰:“天子有事㸋焉,以馈同姓诸矦。”附袁切
(㸋)宗庙火肉。今世经传多作燔、作膰。惟许书作㸋。火部燔下云也。是诗作燔爲叚借字。他经作膰乃俗耳。许称左传作㸋。左传释文云。膰周礼又作㸋。皆古文之存焉者也。异义。左氏说。脤、社祭之肉。盛之以蜃。宗庙之肉名曰膰。说文作祳㸋。用左氏说。祳下曰。社肉盛以蜃。故曰祳。天子所以亲遗同姓。㸋下云。宗庙火孰肉也。天子所以馈同姓。古本当如此。今本爲写者舛误耳。必云炙孰者、爲其字从火。天子所㠯馈同姓。各本作以馈同姓四字、在有事㸋焉之下。非也。今正。大宗伯郑注云。脤膰、社稷宗庙之肉。以赐同姓之国。同福禄也。兄弟有共先王者。郑与许同用左氏说也。若传所云赐齐侯胙。又云宋先代之后。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是亦有归㸋异姓者。从炙。毛公曰。傅火曰燔。又曰加火曰燔。其事与炙相类也。畨声。附袁切。十四部。春秋传曰。天子有事㸋焉。僖卄四年左传文。偁此者、证古经作㸋不作燔。又以见有归㸋异姓之礼。
【集韵】符袁切【正韵】符艰切,音烦。【说文】宗庙火熟肉。春秋传,天子有事,㸋焉以馈同姓诸侯。或从肉。【玉篇】膰,肝也。【穀梁传·定十四年】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史记·周本纪】显王致文武胙于秦孝公。【注】胙,膰肉也。
又【孔子·世家】如致膰乎大夫。【注】膰,祭肉。【后汉刘长卿妻传】县邑有祀,必膰焉。【注】膰,祭余肉也。
又与燔通。【左传·襄二十二年与执燔焉释文】燔,亦作膰。【穀梁传·定十四年】熟曰膰。【释文】本作燔。
又【集韵】蒲官切,音槃。大腹也。
又蒲波切,音婆。义同。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膰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膰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fán / pán
问:膰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膰字共16画,部首是:月。
问:膰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膰字是左右结构,膰的笔画顺序:撇、横折钩、横、横、撇、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