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cān
  • ㄘㄢ
骖
  • 11画
  • CCDE
  • 左右结构

  • 骖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骖”的字义解释

古代指驾在车辕两旁的马。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骖”字

〈名〉

  1. (形声。从马,参声。本义:独辕车所驾的三匹马)

  2. 同本义[threehorsesdrawnsingle-shaftcarriage]

    骖,驾三马也。——《说文》

    载骖载驷。——《诗·小雅·采菽》

    又如:骖驾(三匹马驾的车子)

  3. 驾车时在两边的马

    两骖如舞。——《诗·郑风·大叔于田》

    两骖列,两服入厩。——《荀子·哀公》

    左骖殪兮右刃伤。——《楚辞·九歌·国殇》

    停骖遥望独徘徊。——《三国演义》

    又如:骖服(驾车的马匹。在两旁的称骖马,在中间驾车辕的称服马);骖靳(比喻先后相随)

  4. 马。

    如:骖驹(小马)

〈动〉

  1. 乘。驾驭

    而使职骖乘。——《左传·文公十八年》。注:“陪乘也。”

    又如:骖仆(陪乘之人和仆从)

  • 骖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two outside ones in three horse

法语: cheval de volée

德语: Begleitwagen (S)​,Extrapferd außerhalb der Deichsel (S)​,die beiden Außenpferde eines Vierergespanns ,Dreigespann, Troika (S)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驾三马也。从马参声。仓含切

『说文解字注』驾三马也。骖三曡韵爲训。诗干旄。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传曰。四之、御四马也。五之、骖马五辔也。六之、四马六辔也。然则毛公有驾三之说矣。王肃云。古者一辕之车驾三马。则五辔。其大夫皆一辕车。夏后氏驾两谓之丽。殷益以一騑谓之骖。周人又益以一騑谓之驷。本从一骖而来。亦谓之骖。经言骖则三马之名。五经异义。天子驾数。易孟京、春秋公羊说天子驾六。诗毛说天子至大夫同四。士驾二。诗云四騵彭彭。武王所乘。龙旂承祀。六辔耳耳。鲁僖所乘。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大夫所乘。谨按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与卿同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说与易、春秋同。驳曰。玄之闻也。周礼校人。掌王马之政。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乘马一师四圉。四马爲乘。此一圉者、养一马而一师监之也。尚书顾命。诸侯入应门。皆布乘黄朱。言献四黄马朱鬛也。旣实周天子驾六。校人则何不以马与圉以六爲数。顾命诸侯何以不献六马。易经时乘六龙者、谓阴阳六爻上下耳。岂故爲礼制。王度记云天子驾六者、自是汉法、与古异。大夫驾三者、于经无以言之。依郑驳则古无驾三之制。孔晁云。马以引重。左右当均。一辕车以两马爲服。旁以一马骖之。则偏而不调。非人情也。株林曰。乘我乘骄。传曰。大夫乘骄。则毛以大夫亦驾四也。且殷之制亦驾四。故王基云。商颂约軧错衡。八鸾锵锵。是则殷驾四不驾三也。按诗笺曰。骖、两騑也。檀弓注曰。騑马曰骖。葢古者驾四。两服马夹辀在中。左右各一。騑马左右皆可以三数之。故谓之骖。以其整齐如翼言之则谓之騑。骖本非谓驾三也。顾王度记曰大夫驾三。故训传亦言骖马五辔。则是古有其说。故许释骖爲驾三。然许不偁王度记天子驾六以下云云。于騑下亦云骖也。是说文晚成。不坚执异义之说。其说经非不与郑合矣。从马。参声。仓含切。古音在七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仓含切,音参。【玉篇】骖马。【说文】驾三马也。

又车中两马曰服,两马骖其外小退曰骖。【诗·秦风】騧骊是骖。【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骖出。【注】騑马曰骖。

又骖乗。【左传·文十八年】齐懿公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乗。【史记·汉文帝纪】代王令宋昌骖乗。【注】乗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处车右,以备倾侧,取三人爲名义也。

又【尔雅·释宫】七达谓之剧骖。【注】三道交复有一岐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

又【集韵】七绀切,音惨。騑也。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骖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cān

  • 问:骖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骖字共11画,部首是:马。

  • 问:骖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骖字是左右结构,骖的笔画顺序:横折、竖折折钩、提、撇折、点、横、撇、捺、撇、撇、撇。

骖,cān驾三马也。乗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处车右,以备倾侧,取三人为名义也。车中两马曰服,两马骖其外小退曰骖。(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