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砭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砭”的字义解释
1.古代一种治病的石针。
2.用石针扎穴位治病:针~。
3.刺:寒风~骨。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砭”字
〈名〉
(形声。从石,乏声。本义:治病刺穴的石针)
同本义
砭,以石刺病也。——《说文》
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素问·异法方宜论》
又如:砭割(用石针治病。比喻忍痛除恶)
[地质]∶曲流凹岸由于水流拥挤而发生侵蚀的地点
〈方〉∶山坡
他们这时正走在一道砭上,上头是山崖,下边是石岩,光秃秃的没一点遮拦。——柳青《铜墙铁壁》
〈动〉
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后用金属针以治病,也称“砭”
风上逆,砭头血可愈。——《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
又如:砭磨(用石针刺磨患处。引申为救时除弊);砭熨(用石针刺穴,用药物熨贴患处。指救治病痛)
救治
士病吾能砭。——王安石《舟中望九华山》
又如:砭俗(救治庸俗)
刺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欧阳修《秋声赋》
又如:砭骨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以石刺病也。从石乏声。方〔马彡〕切。又,方验切
『说文解字注』
(砭)㠯石刺病也。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石曰砭石。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云。可以爲砭针治痈肿者。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其治宜砭石。王云。砭石、谓以石爲鍼。按此篇以东方砭石、南方九鍼并论。知古金石并用也。后世乃无此石矣。从石。乏声。方廉方验二切。七部。
【集韵】【韵会】【正韵】悲廉切,贬平声。【说文】以石刺病也。【广韵】石针。【山海经】东山高氏之山,多针石。【史记·仓公传】年二十,是谓易贸,法不当砭灸。
又【广韵】方验切,音窆。义同。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砭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biān
问:砭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砭字共9画,部首是:石。
问:砭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砭字是左右结构,砭的笔画顺序:横、撇、竖、横折、横、撇、点、横撇/横钩、捺。
砭(biān),汉字。形声字,从石,乏声。本义为治病刺穴的石针。在《山海经》里有针鱼和针石的记载。针又是仿生于一种动物,名叫针鱼,人们发现一种石块与针鱼相类似而命名为针石,是一种天然玩物。人类发展,人与猿的辑别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而人类的工具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分为三个种类:木器、石器、铁器。而石器与铁器被划分成两个大时代。砭是石器时代工具之一,且是一种特殊工具。起初是利用砭石的锋利来排除脓肿治疗疮疡或作刺血治病,后来结合按摩术而发展成了一种按摩工具。(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