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1180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釉陶
表面带釉的陶器。1929年 安阳 殷墟 曾掘得涂有薄层黄色釉的陶片,1953年在 郑州 二里岗 殷 代遗址曾发现敷釉陶器。
- 相关字义
- 网络解释
yòu
涂在陶瓷表面烧制而成的玻璃质薄层。能增加制品的光泽、机械强度,防止腐蚀。
táo
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器。~俑。彩~。2.制造陶器:~冶。3.比喻教育、培养:熏~。4.姓。5.快乐:~然。~醉。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釉陶
釉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第一只釉陶罐诞生于今河北地区的磁山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可以说陶器和釉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产生文化深腹双系红陶彩釉罐,采用条盘筑法成型,轮盘修胎,用长石,石英作釉高温烧成。下部涂以粘性石灰水以防渗漏。在釉色暗沉部位浅层玻璃质上裸露着许多石英和长石的晶体条块。釉层已经自然分解分层,釉中含有矿物金属成分下沉紧贴胎体,含有植物部分的已分解的斑驳陆离,让我们看到了釉还原于自然的全过程。菱形图案的经纬网纹,表示四方来聚共同编织,有容乃大。在石器时代,釉的诞生是标志中华文化凝聚力的开始。深腹双系彩釉红陶罐高14cm,口径9cm,底足6.5cm,磁山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