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有知耻之心。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有耻
有知耻之心。
《论语·子路》:“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 明 李贽 《又与焦弱侯书》:“﹝ 郑子玄 ﹞文虽不如其父子,而质实有耻,不肯讲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廉耻》:“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yǒu yòu
1.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
chǐ
1.羞愧;羞愧的事:可~。奇~大辱。2.认为羞辱:不~下问。
有耻
yǒu chǐㄧㄡˇ ㄔˇ知耻,有羞耻心。
《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红楼梦.第六九回》:「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余者或有与二门上小么们嘲戏的,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
有耻
有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ǒuchǐ,意思是有知耻之心。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