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也叫齿龈。通称牙床。包住牙颈的黏膜组织。粉红色,内有很多血管和神经。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牙龈
覆盖于牙槽突边缘区及牙颈的口腔软组织。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青斑照匕箸,脆响鸣牙齦。”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种牙》:“復洗牙齦。”泛指口齿。 清 唐孙华 《狎客》诗:“叫譟沸螻蚓,毁誉随牙齦。”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yá
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筷。~章。~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4.姓。5.牙子2:~
yín kěn
牙龈。同“啃”。
牙龈
yá yínㄧㄚˊ ㄧㄣˊ齿龈的别名。参见「齿龈」条。
牙龈(西医名词)
牙龈指紧贴于牙颈周围及邻近的牙槽骨上淡红色的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及固有层组成。是口腔黏膜的一部分,血管丰富,呈淡红色,坚韧而有弹性,因缺乏黏膜下层,直接与骨膜紧密相连,故牙龈不能移动。老年人的牙龈常萎缩,牙颈外露。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