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1.僧尼道士等称其父母的家。
2.指没出家的人(对僧人道士等而言):~打扮。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俗家
僧道出家前的家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支诺皋中》:“ 太和 七年,上都 青龙寺 僧 契宗 ,俗家在 樊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和尚道:‘我出家在 灵隐寺 ,今到俗家探亲,却要回去。’”
指僧道出家前在家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原籍何处俗家甚名?”
世俗人家。
宋 苏轼 《与大觉禅师琏公书》:“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於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於俗家收藏。”
指世俗之人。与出家人相对而言。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空照 道:‘相公休得取笑!出家胜俗家数倍哩。’”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三折:“师父,你説的都是出家人的话,我俗家与你不同。”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sú
1.风俗:习~。移风易~。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成。通~。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还~。
jiā jia jie
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这儿就是我的~。我的~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
俗家
sú jiāㄙㄨˊ ㄐㄧㄚ常人。相对于僧道而言。
宋.苏轼〈与大觉禅师琏公〉:「又此画颇以灵异,累有所觉于梦寐,不欲尽谈,嫌涉怪尔,以此益不欲于俗家收藏,意只如此。」
俗家
词目:俗家
拼音:sújīa
注音:ㄙㄨˊㄐㄧㄚ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