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词语

爱汉语网 > 词语 >

日晷

  • 日晷
  • rì guǐ
  • ㄖㄧˋ ㄍㄨㄟˇ

  •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的中央装着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日晷
  1. 日影。

    《周髀算经》卷上:“故冬至日晷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晷尺六寸。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北齐 邢劭 《景明寺碑》:“及日晷停流,星光輟运,香雨旁注,甘露上悬。” 唐 方干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诗:“日晷未移三十刻,风骚已及四千言。”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续姻》:“日晷渐长人尽悦,绣纹弱线添些。”

  2. 指时光。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於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周文忠公》:“日晷已促,不得尽言。”参见“ 日影 ”。

  3. 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

    《汉书·艺文志》有《日晷书》三十四卷。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铜匠》:“测十二时者,古来惟有漏壶,而后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于日中,用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日晷

rì guǐㄖˋ ㄍㄨㄟˇ

日影。

《宋书.卷一三.律历志下》:「寻冬至南极,日晷最长。」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相持既久,日晷游移。」

日晷(古代计时仪器)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来源:百度百科)

  • 相关链接
  • 外文翻译

英语:sundial

法语:cadran solaire

德语:Sonnenuhr (S, Ge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