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跷垫
唐 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布帛杂事·跷垫》:“ 宪宗 朝, 吴元济 、 王承宗 拒命,经费尽竭。 皇甫鎛 建议,内外用钱,每緡垫二十,民间垫陌至七十。 穆宗 即位来,米盐每陌钱垫七八,所在用钱垫不一,詔从风俗所宜。则蹺垫之起,自 唐 皇甫鎛 也。今俗谓明除者为蹺,暗蹺者为垫。”参阅《新唐书·食货志四》。
- 相关字义
- 网络解释
qiāo
1.抬起(腿);竖起(指头):把腿~起来。~着大拇指。2.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起脚看墙上的布告。3.高跷:登在二尺多高的~上扭秧歌。4.跛(bǒ);瘸。
diàn
1.用东西支、铺或衬,使加高、加厚或平正,或起隔离作用:~猪圈。把桌子~高些。熨衣服最好在上面~一块布。2.填补空缺:正戏还没开演,先~一出小戏。3.暂时替人付钱:我先给你~上,等你取了款再还我。4.垫子:靠~。鞋~儿。
跷垫
跷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odiàn,是指唐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来源:百度百科)- 跷xx
- xx垫
跷字在开头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