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亦作“冒瀆”。冒犯;亵渎。多用作谦词。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冒黩
亦作“ 冒瀆 ”。冒犯;亵渎。多用作谦词。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词旨琐劣,冒黷尊严,俯伏刑书,不敢逃让,死罪死罪。”《水浒传》第二三回:“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瀆兄长,望乞恕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前夕冒瀆,今来加斧鑕耶?” 鲁迅 《彷徨·孤独者》:“于是觉得我对于孩子的冒渎的话,倒也情有可原。”
- 相关字义
- 网络解释
mào mò
1.透出;往上升:~汗。~烟。~火苗子。2.顶着;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雨。~险。3.鲁莽;轻率:~失。~昧。4.假充:~名。~牌。〔冒顿〕(?—前174)秦汉时匈奴族首领。公元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先后打败了
dú
1.玷污。2.轻率;轻举妄动:~武。
冒黩
冒黩是汉语词汇,读音是màodú,意思是亦作“冒渎”。冒犯;亵渎。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