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见〖克期〗。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刻期
限定日期。刻,通“ 剋 ”。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元年》:“ 虎 好猎,晚岁,体重不能跨马,乃造猎车千乘,刻期校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 啟超 説国会议院等事,且曰:今朝廷下詔,刻期立宪。”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kè
1.雕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立~。4.形容程度深:深~。~苦。5.刻薄:尖~。苛~。6.同“克”。
qī jī
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如~完成。假~。2.希望;等待:以~发展。~待。3.约会:不~而遇。4.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英语世界》第七~。补习班办了三~。周年或满一定的时期:~年(一周年)。~月(一个月)。
刻期
kè qíㄎㄜˋ ㄑㄧˊ限定日期。
《三国志.卷八.魏书.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
刻期
刻期是汉语词汇,拼音是kèqī,解释为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