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拍手,多表示高兴、赞成或欢迎:当贵宾们进入会场时,大家热烈~。
拍手,今多表示高兴、赞成或欢迎。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 铁拐 鼓掌大笑云]你愚眉肉眼,怎识的贫道那?”《明史·于孔兼传》:“自陛下有近日之举,而善类寒心,邪臣鼓掌。” 冰心 《寄小读者》十九:“从我们楼前走过的时候,我们曾鼓掌欢迎他们。”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手~。花~。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4.用风箱等扇(风):~风。5.发动;振奋:~动
1.手掌:鼓~。易如反~。摩拳擦~。2.用手掌打:~嘴。3.掌管;掌握:~舵。~印。~大权。4.某些动物的脚掌:熊~。鸭~。5.马蹄铁:这匹马该钉~了。6.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等:前~儿。后~儿。钉一块~儿。7.
鼓掌
gǔ zhǎngㄍㄨˇ ㄓㄤˇ拍手。表示赞赏或欢喜。
《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三公子鼓掌道,听了这快事,只可消酒一斗,各位都斟上大杯来。」
鼓掌(汉语词语)
“鼓掌”古称“拊掌”,今谓之“拍手”,表示高兴的肌体语言,是内心激动、兴奋情绪的外部表现,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鼓掌起源于何时何地,今已无从考证。在我国,对鼓掌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韩非子·功名》一文,文曰:“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言下之意,两手相拍,才会有声音。当然它的本意与后来人们常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意思已相去甚远。这说明公元前230年左右已经有了鼓掌之说。
鼓掌是指两只手互拍,表示认可和赞同的一种肢体反应。鼓掌的标准礼仪为:双手置于胸前,用右手掌轻击左手掌,通常不少于10次,表示鼓励或欢迎。掌声的时间越长,就表示越热情越欢迎。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