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亦作“趺坐”。碑刻等的底座。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晋泰始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荀勗造。’”明宋濂《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趺座
亦作“ 趺坐 ”。碑刻等的底座。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趺坐上铭云:‘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 明 宋濂 《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於是列为神版者五,高四尺,博一尺有八寸,下设趺座,用粉涂而元书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此石既非山中所产,又非寻常勒字之石,上有芝盖,下有趺坐,儼然成具,非未刻之石也。”
- 相关字义
- 网络解释
fū
1.同“跗”。2.碑下的石座:石~。龟~。
zuò
1.座位:~次。满~。这个剧场有五千个~儿。2.放在器物底下垫着的东西:茶碗~儿。石碑~儿。3.星座:大熊~。天琴~。4.敬辞,旧时称高级长官:军~(称军长)。5.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山。一~水库。一~高楼。6.
趺座
趺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ūzuò,是指碑刻等的底座。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