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旧指受审问。例:公堂~。簿(bù):文书,状纸。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对簿
受审。簿,狱辞的文书,犹今之起诉状。受审时据状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 广 之幕府对簿。”《明史·邓子龙传》:“ 子龙 方对簿,巡抚 吴定 请立功自赎,帝许之。”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忆君縲紲中,恶鬭五秋冬。对簿仅一字,投降私害公。”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duì
1.回答:~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准敌人。3.对抗;敌对:~手。针锋相~。4.对待。例:~事不~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神色不~。数目不~,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
bù bó
1.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笏。古同“箔”,养蚕席。
对簿
duì bùㄉㄨㄟˋ ㄅㄨˋ簿,文状,即现代的起诉书。对簿指依据文状加以审问,期能经由勘察而符于事实。后乃将狱讼受审称为「对簿」。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对簿
对簿,指受审问。簿,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