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悬挂起来的或手提的照明用具,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糊上纱或纸,里边点蜡烛。现在多用电灯做光源,用来做装饰品。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灯笼
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宋书·武帝纪下》:“牀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那里讨火烧他?”《说岳全传》第十一回:“又一个走堂的小二,拿着一盏灯笼,高高的擎起送考。” 巴金 《寒夜》一:“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dēng
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电~。红绿~。探照~。太阳~。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本生~。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收音机。4.(Dēng)姓。
lóng lǒng
1.笼子:竹~。兔~。鸡从~里跑出来了。2.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囚~。3.蒸笼:小~包子。馒头刚上~。4.把手放在袖筒里:~着手。笼子(lǒng·zi):箱~。
灯笼
dēng lóng (变)dēng longㄉㄥ ㄌㄨㄥˊ (变)ㄉㄥ ˙ㄌㄨㄥ以细竹或铁丝做骨架,外表糊上纱或纸;或以塑胶做成,以蜡烛或电灯做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挂在屋簷下,作为照明用具或装饰品。
《宋书.卷三.武帝纪下》:「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
《老残游记.第四回》:「一手提著灯笼,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
灯笼(笼状灯具)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来源:百度百科)- 灯xx
- xx笼
灯字在开头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