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属于“三毒”之一。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嗔心
佛教语。谓能造恶业而生苦果的忿恚之心。属于“三毒”之一。
明 李贽 《元宵》诗:“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焚修》:“师父不要駡,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参见“ 三毒 ”。
- 相关字义
- 网络解释
chēn
1.怒;生气:~怒。似~非~。转~为喜。2.对人不满;生人家的气;怪罪:~怪。
xīn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
嗔心
嗔心是一个佛教术语。三毒之一。嗔恚之心也。三毒中此为最恶。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