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安全和危险,多偏指危险的一面:为了保护国家财产,置个人~于度外。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安危
平安与危险。
《管子·参患》:“君主之所以尊卑,国之所以安危者,莫要于兵。”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宋 苏轼 《次韵李修孺留别》之一:“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髮寄安危。” 孙继先 《强渡大渡河》:“他肩上担着关系全军安危的担子哪。”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ān
1.安定:心神不~。坐不~,立不稳。2.使安定:~民。~神。~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治~。转危为~。5.使有合适的
wēi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急。~难。转~为安。居安思~。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害。~及。3.指人快要死:临~。病~。4.高;高耸:~冠。~樯。~楼。5.端正;正直:正襟~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安危
ān wéiㄢ ㄨㄟˊ平安或危险。
《书经.毕命》:「邦之安危,惟兹殷土,不刚不柔,厥德允修。」
《文选.钟会.檄蜀文》:「故略陈安危之要,其敬听话言。」
安危(词语解释)
安危,汉语词汇。
拼音:ānwēi
释义:平安与危险。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李牧曰:‘两军对垒,国家安危,悬于一将,虽有君命,吾不敢从!’”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