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成语

爱汉语网 > 成语 >

朝三暮四

  • 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ㄔㄠˊ ㄙㄢ ㄇㄨˋ ㄙˋ
  •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见异思迁
  • 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 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 indecisive; to blow hot and cold; lit. say three in the morning but four in the evening (idiom); to change sth that is already settled upon

  • 成语解释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朝三暮四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ㄓㄠ ㄙㄢ ㄇㄨˋ ㄙˋ

本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以诈术欺人,或心意不定、反复无常。《旧唐书.卷一三五.皇甫镈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元.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也作「暮四朝三」、「朝四暮三」。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汉语成语。

拼音是zhāosānmùsì,

释义:是聪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人权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来源:百度百科)

  • 相关字义
  • 成语典故
  • 相关链接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 四接龙
  • 朝xxx
  • x三xx
  • xx暮x
  • xxx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