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yuè
  • ㄩㄝˋ
龠
  • 17画
  • WGKA
  • 上中下结构

  • 龠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龠”的字义解释

1.古代容量单位,一龠等于半合(gě)。

2.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箫。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龠”字

〈名〉

  1. (“籥”(yuè)的本字。会意。从品仑。“品”表示乐器的管孔,仑是按顺序排列之义。本义:乐器名)

  2. 古代管乐器像编管之形,似为排箫之前身[yue,shortflute]

    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说文》。经传皆以籥为之。

  3. 量词:量器名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汉书·律历志》

  4. 管子。

    如: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5. 钥匙。

    如:启龠见书

  • 龠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flute; pipe, ancient measure

法语: flûte,214e radical

德语: Flöte, Kannelierung (S)​,Radikal Nr. 214 = Flöte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属皆从龠。以灼切

『说文解字注』

(龠)乐之竹管。此与竹部籥异义。今经传多用籥字。非也。三孔。孔同空。按周礼笙师礼记少仪明堂位郑注、尔雅郭注、应氏风俗通皆云三孔。惟毛传云六孔。广雅云七孔。㠯和衆声也。和衆声、谓奏乐时也。万舞时衹用龠以节舞。无他声。从品侖。惟以和衆声。故从品。侖、理也。亼部曰。侖、思也。按思犹䚡。䚡理一也。大雅。于论锺。毛传曰。论、思也。郑曰。论之言伦也。毛郑意一也。从侖、谓得其伦理也。以灼切。二部。凡龠之属皆从龠。

【唐韵】以灼切【集韵】【韵会】【正韵】弋灼切,音药。【说文】乐之竹管,三孔,以和衆声也。从品侖。侖,理也。【博雅】龠谓之笛,有七孔。【诗·邶风】左手执龠。

又作籥。【尔雅·释乐】大籥谓之产,其中谓之仲,小者谓之箹。【春秋·宣八年】壬午犹绎,万入去籥。【注】籥,管也。

又【正韵】量名。器状似爵,以康爵禄。【前汉·律历志】龠者,黄锺律之实,跃微动气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字彙】乐之竹管谓之龠,惟黄锺之管,实以黍米,积之而成五量之名。说文,乐龠字,本作龠。别作籥字,注:书僮竹笘也。谓编竹习书也。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乐籥字,后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侖。俗省作二口。

  • 相关问答

  • 问:龠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yuè

  • 问:龠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龠字共17画,部首是:龠。

  • 问:龠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龠字是上中下结构,龠的笔画顺序:撇、捺、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横、竖、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