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yàn
  • ㄧㄢˋ
砚
  • 9画
  • DMQN
  • 左右结构

  • 砚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砚”的字义解释

1.砚台:笔~。端~。

2.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砚”字

〈名〉

  1. (形声。从石,见声。本义:砚台,磨墨器)

  2. 光滑的石头

    砚,石滑也。——《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释名》

  3. 砚台一种石刻的写字文具,供研墨、调墨之用

    一砚。——清·周容《芋老人传》

    砚冰坚。——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砚瓦(砚台);笔砚

〈动〉

  1. 制作砚。

    如:砚璞(可作砚台的美石);砚材(可作砚台的石料)

  • 砚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inkstone

法语: encrier chinois

德语: Tuschstein (auf dem die Tusche angerieben wird)​ (S)​,Yan (Eig, Fam)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石滑也。从石见声。五甸切

『说文解字注』石滑也。谓石性滑利也。江赋曰。绿苔鬖髿乎硏上。李注。硏与砚同。按字之本义谓石滑不澁。今人硏墨者曰砚。其引伸之义也。从石。见声。五甸切。十四部。

【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爲墨篆,曰帝鸿氏之砚。【周武王·砚铭】石墨相着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汙白。

又姓。【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彙补】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爲一。

  • 相关问答

  • 问:砚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yàn

  • 问:砚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砚字共9画,部首是:石。

  • 问:砚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砚字是左右结构,砚的笔画顺序:横、撇、竖、横折、横、竖、横折、撇、竖弯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