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ruò
  • ㄖㄨㄛˋ
叒
  • 6画
  • CCCU
  • 上下结构

  • 叒字解释

汉字“叒”的字义解释

古同“若”(a.顺;b.指“若木”)。

  • 叒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obedient; united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凡叒之属皆从叒。,籒文。而灼切

『说文解字注』

(叒)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句。叒木也。按当云叒木榑桑也、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也。榑桑巳见木部。此处立文当如是。宋本、叶本、宋刻五音韵諩、集韵、类篇皆作汤。别刻作旸。毛扆改汤爲旸。非也。尚书旸谷自说青州嵎夷之地。非日出之地也。日出之地、岂羲仲所能到。天问曰。出自汤谷。次于蒙汜。淮南天文训曰。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墬形训注曰。扶木、扶桑也。在汤谷之南。海外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大荒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按今天文训作旸谷。以王逸楚辞注、史记索隐、文注所引正之。则阳亦浅人改耳。离骚。緫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二语相䏈。葢若木卽谓扶桑。扶若字、卽榑叒字也。象形。枝叶蔽翳。而灼切。五部。凡叒之属皆从叒。

()籒文。

【唐韵】而灼切,音若。榑桑,叒木。【说文】日初出东方旸谷,所登榑桑叒木也。【徐曰】叒亦木名。东方自然之神木。

又【精薀】叒,顺也,道相似也。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而后可相与辅翼也。桑字从此,象衆手之形,非取其义。【正譌】二又爲友,三又爲叒,所助者多,故爲顺也。会意。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叒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ruò

  • 问:叒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叒字共6画,部首是:又。

  • 问:叒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叒字是上下结构,叒的笔画顺序: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捺。

叒古同“若”,a.顺;b.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