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ㄅㄛˊ
亳
  • 10画
  • YPTA
  • 上下结构

  • 亳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亳”的字义解释

1.亳州,地名。在安徽。

2.商汤时都城。1.南亳,在今河南商丘东南。相传汤原居于此。2.北亳,在今商丘北。相传诸侯拥戴汤为盟主于此。3.西亳,在今河南偃师西。相传汤灭夏时驻此。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亳”字

〈名〉

  1. 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2.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3.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4.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5. 县名(亳县,在安徽)

  • 亳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name of district in Anhui; capital of Yin

法语: (région de l'Anhui)​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京兆杜陵亭也。从高省,乇声。㫄各切文四 重一

『说文解字注』

(亳)京兆杜陵亭也。六国表。汤起于亳。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钱氏大昕史记攷异曰。殷本纪。汤始居亳。皇甫谧曰。梁国榖熟爲南亳。汤所都也。立政三亳。皆非京兆之亳亭。秦本纪。宁公二年遣兵伐蕩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蕩社。徐广云。蕩一作汤。社一作杜。皇甫谧以爲亳号汤。西夷之国。又云。周桓王时自有亳王号汤。非殷也。封禅书于杜亳有三杜主之祠。葢京兆之亳。乃戎王号汤者之邑。徐广以爲殷汤所起。其不然乎。然此篇称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乃述禹兴西羌、周始丰镐、而及汤之起亳。则史公固以关中之亳系之汤矣。按许不言三亳、而独言杜陵亳亭者。正爲其字从高。则以此亭当之也。然十里一亭者秦制。亳亭之名秦汉乃有之。亳之字固不起于亭也。以解字爲书。不得不有涉于皮傅者。从高省。乇声。旁各切。五部。古亦借薄爲之。如礼记薄社北牖。

【唐韵】旁各切【集韵】【韵会】白各切,音泊。商汤所都。契封商,汤始居亳。皇甫谧曰:梁国有三亳。南亳在穀熟。卽汤都。北亳在蒙,卽景亳。汤所受命地偃师爲西亳,卽盘庚所徙。【通雅】宋州穀熟县卽归德之考城县。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云:汤迁南亳,卽归德府。亳一作薄。【荀子·议兵篇】古者汤以薄。【注】与亳同。【前汉·地理志】山阳郡有薄县。【注】汤居亳。【说文】亳,京兆杜陵亭名。则又一亳也。

又【书·立政】三亳阪尹。【传】与皇甫说同。孔安国云:亳人归文王者三所,爲之立监,故爲三亳。

又【广韵】亳,国名。春秋地,汉爲沛之谯县,晋爲南兖州,后周爲亳州。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亳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bó

  • 问:亳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亳字共10画,部首是:亠。

  • 问:亳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亳字是上下结构,亳的笔画顺序:点、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

亳(bó),具体有三种含义。1.(姓氏)asurname。2.古代地名〔南~〕在河南商丘,〔北~〕在山东曹县,〔西~〕在河南洛阳。3.当代地名〔~州〕,在安徽省。(来源:百度百科)